不可忽视的经营现金流
来源: 《企业管理》
2003-03-10
普通
经营现金流是所有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主要记录了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收等活动的现金流动情况,也就是反映了主营业务的现金收支状况。
利润表上的利润可以通过增减折旧或暂不记坏帐等手段来改变,但要同时修改利润和营运资本项目就没有那么容易。公司宣布破产之前,连续多年净利润为正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但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总是在破产前的几年里就开始恶化。如果我们十分关注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就可以预测公司的风险。因此,如果你想分析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又感到时间紧迫,你可以先看一眼它的经营现金流,因为它比任何其它财务数据更说明问题。
列报经营现金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我国企业按规定应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现金流,同时还应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信息;实际上就是说,企业应同时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报告企业经营现金流。
一、直接法经营现金流
直接法经营现金流是指按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它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的来源和用途,预测企业现金流的未来前景。直接法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然后计算出经营现金流。直接法经营现金流的现金流入项目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收返还,以及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直接法经营现金流的流出项目主要有: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以及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二、间接法经营现金流
间接法经营现金流则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进行比较,了解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差异的原因,从现金流的角度分析净利润的质量。间接法一般是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支出等有关项目,据此计算出经营现金流。需要在净利润基础上进行调节的项目主要有:固定资产折旧,经营性应收项目,经营性应付项目,存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递延税额等项目。
三、分析经营现金流量的几个要点
1.经营现金流与净收益
经营现金流记录了企业的经营现金收入,反映了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经营现金流在短期内容易出现波动,比如在快速增长时期,经营现金流为负数是预料之中的事,因此我们应在一个三至五年或者更长的跨度上来考察它。对多数企业来说,经营现金流一般应为正数,并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企业自身经营所产生的现金可用于许多方面,除了可直接用于支付股息、回购股份、偿还贷款、更新设备、或投资于兼并和扩张外,它还可用于增加存货、提供未收货款、支付非银行债务等。当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不断增加,销售和投资也不断增加,而股权未增加,负债则不断减少时,人们可以推断,企业依靠自身的创造力在不断改善经营效益。如果经营现金流连续几年为负数,则企业的生存能力就存在问题。
损益表中的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算出来的。权责发生制确认资金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的时间和现金实际收支的时间是有许多不同的。净利润本身无法提供关于企业资产流动性和长期还债能力的准确信息,无法分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现金制的经营现金流对净利润作了调整,它可反映出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如不实的收入确认或收取应收货款不力等。这种调整使人们可以从中挖掘出新的财务信息。
即使一家企业的年报显示该企业的净利润很高,该公司年终的经营现金流仍可能低于往年。其原因是,净利润并非都存在银行,它同样可直接用于许多方面。收益高的企业如过度扩张,仍然会出现现金短缺。不过,净利润低而经营现金流高的情况也是有的。不少财务健康的私有企业就存在这种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企业为了避税,分流了净利润;也可能是企业努力回收货款、减少存货比例、争取进货付款的宽限期等,提高了经营现金流。
2.折旧的扣除与返还
折旧反映了生产过程中资本设备的损耗。在利润表中,折旧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如果折旧未扣除,净利润将被高估,税额也将增加。因此在确定利润时,折旧连同其它费用,如工时和原材料等一起被扣除。例如,企业己于2000年花费10万元购置了一台新机器,2001年开始投入使用。该机器的有效使用期为五年,五年后的剩余使用价值为零。2001年后的五年里每年的折旧都从各年收入中扣除,但该折旧并非每年的现金支出,10万元已于2000年支付。由于折旧是一项非现金支出,因此企业在计算经营现金流时,须将折旧加回净利润里,以反映当年现金的实际流量。企业有可能虚增或少报折旧,以此来改变净利润,但在计算经营现金流时,折旧加回到净利润里,反映了经营现金的实际流动情况。
3.非现金的流动资产的调整
除现金和短期银行债务之外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或减少也是经营现金的流出或流入。如果一项资产增加,企业必然是为它付出了现金;如果一项流动负债增加了,企业必然因此得到更多的现金。因此,如果未收货款比上期增加,当期的销售收入必然超过现金收入,销售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经营现金流项下,未收货款的增加额应从销售收入中扣除,才能得到当期实际收入的现金。此外,如果应付货款增加,则公司从供应商那里得到更多的商业信用,节省了现金;而如果应付货款减少,则说明公司付了现金给供应商。应计利息的增加表明,企业未付当期的全部利息,因此应计利息必须从付息中扣除,才能得出实际付出的利息额。通过对这些非现金项目的调整,我们可以观察到企业经营的手段,经营现金流增加的来源和现金流损耗的原因。
不少非财务专业的现金流报表使用者在分析非现金流动项目时往往感到吃力,因为他们无法辨别这些项目与前期相比的差额应为正数还是负数。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假设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就是你口袋里的现金,当一个非现金流动项目增加了你口袋里的现金,它就应该为正;反之,应该为负。比如,存货的增加会减少经营现金流,因为企业必须动用现金购进额外的存货,因此它应为负数;而相反,存货的减少一般说明企业通过销售减少了存货,又没有补进相应的存货,企业的经营现金增加了,因此应为正数。
利润表上的利润可以通过增减折旧或暂不记坏帐等手段来改变,但要同时修改利润和营运资本项目就没有那么容易。公司宣布破产之前,连续多年净利润为正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但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总是在破产前的几年里就开始恶化。如果我们十分关注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就可以预测公司的风险。因此,如果你想分析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又感到时间紧迫,你可以先看一眼它的经营现金流,因为它比任何其它财务数据更说明问题。
列报经营现金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我国企业按规定应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现金流,同时还应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信息;实际上就是说,企业应同时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报告企业经营现金流。
一、直接法经营现金流
直接法经营现金流是指按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它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的来源和用途,预测企业现金流的未来前景。直接法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然后计算出经营现金流。直接法经营现金流的现金流入项目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收返还,以及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直接法经营现金流的流出项目主要有: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以及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二、间接法经营现金流
间接法经营现金流则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进行比较,了解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差异的原因,从现金流的角度分析净利润的质量。间接法一般是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支出等有关项目,据此计算出经营现金流。需要在净利润基础上进行调节的项目主要有:固定资产折旧,经营性应收项目,经营性应付项目,存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递延税额等项目。
三、分析经营现金流量的几个要点
1.经营现金流与净收益
经营现金流记录了企业的经营现金收入,反映了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经营现金流在短期内容易出现波动,比如在快速增长时期,经营现金流为负数是预料之中的事,因此我们应在一个三至五年或者更长的跨度上来考察它。对多数企业来说,经营现金流一般应为正数,并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企业自身经营所产生的现金可用于许多方面,除了可直接用于支付股息、回购股份、偿还贷款、更新设备、或投资于兼并和扩张外,它还可用于增加存货、提供未收货款、支付非银行债务等。当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不断增加,销售和投资也不断增加,而股权未增加,负债则不断减少时,人们可以推断,企业依靠自身的创造力在不断改善经营效益。如果经营现金流连续几年为负数,则企业的生存能力就存在问题。
损益表中的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算出来的。权责发生制确认资金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的时间和现金实际收支的时间是有许多不同的。净利润本身无法提供关于企业资产流动性和长期还债能力的准确信息,无法分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现金制的经营现金流对净利润作了调整,它可反映出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如不实的收入确认或收取应收货款不力等。这种调整使人们可以从中挖掘出新的财务信息。
即使一家企业的年报显示该企业的净利润很高,该公司年终的经营现金流仍可能低于往年。其原因是,净利润并非都存在银行,它同样可直接用于许多方面。收益高的企业如过度扩张,仍然会出现现金短缺。不过,净利润低而经营现金流高的情况也是有的。不少财务健康的私有企业就存在这种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企业为了避税,分流了净利润;也可能是企业努力回收货款、减少存货比例、争取进货付款的宽限期等,提高了经营现金流。
2.折旧的扣除与返还
折旧反映了生产过程中资本设备的损耗。在利润表中,折旧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如果折旧未扣除,净利润将被高估,税额也将增加。因此在确定利润时,折旧连同其它费用,如工时和原材料等一起被扣除。例如,企业己于2000年花费10万元购置了一台新机器,2001年开始投入使用。该机器的有效使用期为五年,五年后的剩余使用价值为零。2001年后的五年里每年的折旧都从各年收入中扣除,但该折旧并非每年的现金支出,10万元已于2000年支付。由于折旧是一项非现金支出,因此企业在计算经营现金流时,须将折旧加回净利润里,以反映当年现金的实际流量。企业有可能虚增或少报折旧,以此来改变净利润,但在计算经营现金流时,折旧加回到净利润里,反映了经营现金的实际流动情况。
3.非现金的流动资产的调整
除现金和短期银行债务之外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或减少也是经营现金的流出或流入。如果一项资产增加,企业必然是为它付出了现金;如果一项流动负债增加了,企业必然因此得到更多的现金。因此,如果未收货款比上期增加,当期的销售收入必然超过现金收入,销售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经营现金流项下,未收货款的增加额应从销售收入中扣除,才能得到当期实际收入的现金。此外,如果应付货款增加,则公司从供应商那里得到更多的商业信用,节省了现金;而如果应付货款减少,则说明公司付了现金给供应商。应计利息的增加表明,企业未付当期的全部利息,因此应计利息必须从付息中扣除,才能得出实际付出的利息额。通过对这些非现金项目的调整,我们可以观察到企业经营的手段,经营现金流增加的来源和现金流损耗的原因。
不少非财务专业的现金流报表使用者在分析非现金流动项目时往往感到吃力,因为他们无法辨别这些项目与前期相比的差额应为正数还是负数。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假设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就是你口袋里的现金,当一个非现金流动项目增加了你口袋里的现金,它就应该为正;反之,应该为负。比如,存货的增加会减少经营现金流,因为企业必须动用现金购进额外的存货,因此它应为负数;而相反,存货的减少一般说明企业通过销售减少了存货,又没有补进相应的存货,企业的经营现金增加了,因此应为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