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会计人员 > 会计培训
  • 工资、薪金所得VS劳务报酬所得

    来源: 内蒙古税务 2024-10-08
    普通

    同样是收入,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看看吧~

    工资、薪金所得

    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01 
      具体区别  

    工资薪金和劳动报酬区别

    总结: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02 
    预扣预缴税款 

    工资薪金所得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如下图所示)。

    即: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5000元/月)-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劳动报酬所得

    一般方式

    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照税率表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的关键在于收入额,在劳务报酬预扣预缴环节,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

    即:

    每次收入≤4000元,收入额=收入-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收入额=收入×(1-20%)

    劳务报酬所得预扣率按下表执行。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

    累计预扣法

    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目前包括取得佣金收入的保险营销员和证券经纪人、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

    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的累计收入额减除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相关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在本年度每月预扣预缴环节暂不扣除,在年度汇算时统一扣除),再按照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出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最后减去已预扣预缴税额,得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具体计算公式为: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额-累计减除费用-累计其他扣除

    其中,收入额按照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从业月份数计算,其他扣除按照展业成本、附加税费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之和计算,其中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25%计算。

    预扣率见前文《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更多推荐:

    免费资料 会计培训 财税政策

    房产税:税种虽然小,风险莫忽视

    35岁以上还有必要考注会吗?考注会还有用吗?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