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税务专员 > 税收实务
  • 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该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来源: 上海税务 2024-07-05
    普通

    进入汛期,雨水增多,汛期时期,在生产经营中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该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快来了解一下。

    向下箭头

    01
    企业所得税

    一、 基本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二、损失金额确定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保险公司的赔偿款应先弥补企业发生的损失,如果弥补完企业发生的损失后还有余额的应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申报方式

    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资产损失,仅需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再报送资产损失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

    四、证明资料

    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为其计税成本扣除残值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

    (二)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变质、残值情况说明及核销资料;

    (三)涉及责任人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说明;

    (四)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下同),不再留存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改为纳税人留存备查自行出具的有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损失的书面申明。

    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二)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核销资料;

    (三)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材料;

    (四)涉及责任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的说明;

    (五)损失金额较大的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不再留存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改为纳税人留存备查自行出具的有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损失的书面申明。

    五、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3.《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资料留存备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20项税务证明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5号)


    02
    增值税

    一、基本规定

    (一)在自然灾害中,受损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等的进税项额无需做进项税额转出。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因此,纳税人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属于非正常损失,不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二)被保险人获得的保险赔付为不征收增值税项目。

    二、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2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


    03
    个人所得税

    一、基本规定

    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个体工商户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参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规定扣除。

    个体工商户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收回当期的收入。

    二、政策依据

    1。《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第十二条


    04
    车船税

    一、基本规定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已完税的车船被盗抢、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以凭有关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和完税凭证,向纳税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自被盗抢、报废、灭失月份起至该纳税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

    二、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

    更多推荐:

    免费资料 会计培训 财税政策

    新电子税局如何申报增值税及附加税(费)?

    你偏要去正保会计网校干什么?那到底有什么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