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级会计师 > 备考指导 > 考试大纲
  • 2025高会模考
  • 2017高会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第四章)

    普通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论坛 2017-04-26

    第四章

    2017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备考紧张进行中,为了方便广大考生查找和学习,正保会计网校根据网校论坛学员发布的帖子为大家整理2017高会考试大纲,以下是2017高会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第四章),快来了解高会考试大纲吧!

    第四章 企业业绩评价

    【基本要求】

    (一)掌握责任中心评价指标的选择

    (二)掌握业绩评价体系的改进方法

    (三)熟悉业绩评价计分方法

    (四)了解业绩评价的含义、层次与视角,熟悉企业业绩评价的功能和程序

    (五)了解业绩评价指标的含义与特点,熟悉业绩评价指标的权重与类型

    (六)了解业绩评价标准的含义与类型

    (七)了解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八)了解成功的企业业绩评价的特征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业绩评价内涵、层次、功能和程序

    一、业绩评价的含义

    业绩(或称绩效)是指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投人产出的效率与效能。

    企业业绩评价(或称业绩考核、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衡量其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个人对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的一个评判过程。

    二、业绩评价的层次与视角

    业绩包括企业业绩、部门业绩和个人业绩三个层面。

    从不同视角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业绩评价视角主要包括:外部视角(财务视角)和内部视角(管理视角)。

    三、企业业绩评价的功能

    企业业绩评价主要具有价值判断功能、预测功能、战略传达与管理功能、行为导向功能。

    四、企业业绩评价的程序

    企业业绩评价的程序一般有:设计业绩评价体系、下达业绩评价目标值、动态监控业绩执行情况、确认业绩评价结果。

    第二节 业绩评价体系

    一、评价指标

    (一)业绩评价指标的含义

    业绩评价指标,是指根据业绩评价目标和评价主体的需要而设计的、以指标形式体现的能反映评价对象特征的因素。

    (二)业绩评价指标的类型

    业绩评价指标是企业业绩评价内容的载体,也是企业业绩评价内容的外在表现,它围绕着企业业绩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逻辑严密、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体系结构。

    常见的业绩评价指标的分类方法有:

    1.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2.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3.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

    4.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

    5.正向指标、反向指标与适度指标

    (三)业绩评价指标的权重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某一评价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四)业绩评价指标的特点

    一般来说,成功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有如下特点:

    1.指标体系有战略高度

    2.指标体系能以财务业绩为评价落脚点

    3.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

    4.突出知识创新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5.强化企业内部部门间的合作关系

    (五)责任中心评价指标的选择

    1.成本(费用)中心

    2.收人中心

    3.利润中心

    4.投资中心

    二、评价标准

    (一)业绩评价标准的含义

    评价标准是业绩评价的参照物,也就是评价客体的业绩指标需要与什么相比较。评价标准是判断评价对象业绩优劣的基准,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

    (二)业绩评价标准的类型

    企业通常使用的业绩标准包括历史标准、预算标准、外部标准等。

    三、评价计分方法

    常见的业绩评价计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指标的实际完成值除以目标值(或标准值),计算出百分比,然后乘以指标的权重分数,得到该指标的实际考核分数。

    (二)插值法

    插值法又称“内插法”,是利用函数/(*)在某区间中已知的若干点的函数值,做出适当的特定函数,在区间的其他点上用这个特定函数的值作为函数/(*)的近似值。

    (三)减分法

    减分法是指针对标准分进行减扣而不进行加分的方法。

    (四)层差法

    层差法是指将考核结果分为几个层次,实际执行结果落在哪个层次内,该层次所对应的分数即为考核的分数。

    (五)非此即彼法

    非此即彼法是指结果只有几个可能性,不存在中间状态。

    第三节业绩评价体系的改进

    —、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始终是和企业管理实践、所处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时期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分别经历了以成本、财务、价值和平衡为基础的四个阶段。

    二、非财务指标

    运用财务指标来评估责任中心的业绩具有一定的缺陷,在业绩评价方面引人了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一般是财务指标的先行指标,较差的非财务指标必定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并在财务指标中体现,而出色的非财务业绩通常伴有出色的财务业绩。

    三、关键指标法

    关键指标评价法(KeyPerformanceIndex,KPI)是基于以下理念:企业必须明确自己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战略,明确判断哪些客户、项目、投资或活动超出了组织的战略边界,经理人员应该将精力集中在与公司战略推进有关的项目上,以提高管理效率。考核指标体系必须简化,只要选择与战略推进密切相关的指标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即可。

    四、平衡计分卡

    (一)平衡计分卡的含义

    平衡计分卡(BalanceScoreCard)是采用多重指标、从多个维度或层面对企业或分部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平衡计分卡提供了一个综合的业绩评价框架,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条理分明的业绩评价体系。

    (二)平衡计分卡的指标设计

    1.财务层面

    2.顾客层面

    3.内部业务过程层面

    4.学习与成长层面

    (三)平衡计分卡的有效应用

    要有效使用平衡计分卡,将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与公司战略相整合,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各个层面的指标间具有因果关系

    2.结果计量指标与业绩动因相关联

    3.与财务指标挂钩

    五、对标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Benchmarking)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二)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是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许多企业在履行其责任及进行业绩评价时所秉持的一种管理思想。

    六、成功的企业业绩评价特征

    (一)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和系统

    (二)业绩评价的信息容易取得,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三)业绩评价工作内化到企业日常管理工作,自动贯彻执行

    (四)业绩评价结果得到正确和及时运用,能促进个人目标和公司战略目标趋于一致

    [1] [2] [3] [4] [5] [6] [7] [8] [9] [10]

    推荐阅读

    老师视频:解读2017年高级会计师教材变动 剖析考试情况

    2017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各章节高频考点汇总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916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还没有评论哦

    抢首评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精品课程

    高会-考评无忧班

    考试+评审+论文一站式服务

    免费试学

    高会新课全新升级 考+评全流程陪伴

    扫码关注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

    截图保存到相册

    微信识别二维码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有奖原创征稿
    客服 首页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