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税务师考试一点点向我们靠近,心情也是愈发紧张,你的备考进度如何?为了帮助亲爱的考生朋友们巩固学习效果,小编特整理了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科目的知识点及其配套练习,练习题均来自网校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点: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
1.缔约过失责任
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违反建立在诚实信用之上的“先合同义务”:①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②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③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在订立合同中知悉的商业秘密;④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后果: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违约责任
(1)承担方式
①强制履行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a.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b.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如合伙合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c.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②采取补救措施
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③赔偿损失
a.可预见利益原则: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b.减损原则: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④支付违约金
a.违约金的补偿性→变动违约金数额,使其与违约的损失大体相当。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增加后的违约金数额以不超过实际损失额为限。增加违约金后,当事人又请求对方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的,一般认定为“过分高于”。
b.当事人就延迟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继续履行债务。
⑤定金罚则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二者不能并用。
(2)违约责任的免除
①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②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违约: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3)侵权与违约责任的竞合:不允许同时主张,允许选择其一。
因合同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经典习题】
1.(《应试指南》第八章P151)甲、乙订立买卖合同,甲卖某型号钢材5吨给乙。但是,在合同订立时,甲并没有此型号钢材。乙后来发现这一情况,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关于合同效力及违约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2013年)
A.如果乙主张合同无效,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
B.如果乙主张合同有效,法院应予支持
C.如果合同中双方未约定违约金,乙主张甲支付违约金,法院应予支持
D.如果乙以物的所有权不能转移为由,主张解除合同,法院应予支持
E.如果乙以物的所有权不能转移为由,请求撤销合同,法院应予支持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合同效力及违约金。买卖合同经甲、乙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且一般情形下合同成立即生效。法院经审理后发现原告主张不能成立的,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违约金只有约定时才可适用。物的所有权不能转移属于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形,当事人可以以此为由主张解除合同。
2.(《经典题解》第八章P131)根据《合同法》规定,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2016年)
A.订立合同时,隐藏真实情况的
B.履行合同后,不适当履行损害合同相对方利益的
C.合同订立后,违反约定向他人泄漏合同中的商业秘密的
D.订立合同时,提供虚假情况的
E.假借订立合同,恶意磋商的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缔约过失责任。根据《合同法》规定,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①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②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③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在订立合同中知悉的商业秘密;④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3.(《经典题解》第八章P141)下列关于合同违约责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违约责任以合同的有效存在为前提
B.违约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
C.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D.违约责任具有绝对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因为违约责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
本文是正保会计网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正保会计网校。
免费试听85200人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