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会计师 > 复习指导 > 审计

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普通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2015-02-09

为了帮助广大学员备战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正保会计网校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目知识点,希望能够提升您的备考效果,祝您学习愉快!

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

  知识点: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一)如何考虑是否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可能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考虑是否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控制环境和其他相关的控制。控制环境和其他相关的控制越薄弱,注册会计师越不宜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2.实施审计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的可获得性。如果实施实质性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的获取并不存在明显困难,该因素不应成为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的重要影响因素;

  3.实质性程序的目标。如果针对某项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的目标就包括获取该认定的期中审计证据(从而与期末比较),注册会计师应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4.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某项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针对该认定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也就越高,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将实质性程序集中于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

  5.特定类别交易或账户余额以及相关认定的性质。例如,某些交易或账户余额以及相关认定的特殊性质(如收入截止认定、未决诉讼)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必须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

  6.针对剩余期间。

  (二)如何考虑期中审计证据

  如果在期中实施了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有两种选择:

  1.针对剩余期间实施进一步的实质性程序;

  2.将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结合使用。

  如何考虑期中审计证据应注意:

  1.注册会计师更应慎重考虑能否将期中测试得出的结论延伸至期末。

  如果拟将期中测试得出的结论延伸至期末,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针对剩余期间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是否足够。如果认为实施实质性程序本身不充分,注册会计师还应测试剩余期间相关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或针对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

  2.对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特别风险),为将期中得出的结论延伸至期末而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是无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期末或者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

  (三)如何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在以前审计中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通常对本期只有很弱的证据效力或没有证据效力,不足以应对本期的重大错报风险。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精品课程

注会畅学旗舰班

注会-畅学旗舰班

直播+录播 无限畅学

免费试听28278人已听

截图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

截图微信打开扫码

找对组织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有奖原创征稿
客服 首页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