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收益现值法下经济林初产期计算公式中包括盛产期和衰产期的原因
在收益现值法中,经济林的价值评估需要考虑整个经济寿命周期的收益情况。初产期虽然经济林的产量相对较低,但在评估其价值时,必须将后续的盛产期和衰产期纳入考虑,原因如下:
整体收益的完整性
经济林的价值是基于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够产生的经济收益。如果只考虑初产期的收益,就会低估经济林的整体价值。盛产期是经济林产量和收益的高峰期,衰产期虽然产量下降,但仍有一定的收益。将这三个阶段都纳入计算公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经济林的潜在经济价值。
例如,一片经济林在初产期每年的收益为 A,盛产期收益大幅增加到 B,衰产期收益逐渐减少至 C。如果只计算初产期的收益,就无法体现这片经济林在未来盛产期和衰产期可能带来的更高收益和价值。
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考虑
经济林的生长和收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市场需求、管理水平等。通过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收益,可以更好地评估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对经济林价值的影响。
比如,在初产期,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树木的生长状况、病虫害的影响等。而盛产期和衰产期的收益也会受到市场价格波动、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将这些阶段都纳入计算公式,可以更综合地考虑各种风险因素,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投资决策的需要
对于投资者和经营者来说,了解经济林的整体价值对于做出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决策非常重要。如果只考虑初产期的收益,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
例如,投资者在考虑是否投资一片经济林时,需要了解这片经济林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如果只看到初产期的收益较低,就可能放弃投资。但如果考虑到盛产期和衰产期的潜在收益,可能会认为这片经济林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二、功能性贬值金额的计算
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导致资产的功能相对落后,从而使其价值降低的部分。在经济林的评估中,功能性贬值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更新
如果经济林中的树种或品种已经落后于市场需求,或者有更优良的品种出现,就会导致经济林的功能性贬值。
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比较现有品种和新品种的市场价格、产量、品质等因素,确定功能性贬值的比例。然后,根据经济林的评估价值和功能性贬值比例,计算出功能性贬值金额。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林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如果经济林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就会导致功能性贬值。
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比较现有技术和新技术的生产成本、产量、品质等因素,确定功能性贬值的比例。然后,根据经济林的评估价值和功能性贬值比例,计算出功能性贬值金额。
市场需求变化
如果市场对经济林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或销售量减少,就会导致经济林的功能性贬值。
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和影响因素,确定功能性贬值的比例。然后,根据经济林的评估价值和功能性贬值比例,计算出功能性贬值金额。
例如,假设一片经济林的评估价值为 100 万元,由于品种更新导致功能性贬值比例为 10%,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功能性贬值比例为 5%,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功能性贬值比例为 5%。则功能性贬值金额为:
功能性贬值金额 = 评估价值 ×(品种更新贬值比例 + 技术进步贬值比例 + 市场需求变化贬值比例)
= 100×(10% + 5% + 5%)
= 100×20%
= 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