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合营企业中,投资方以固定资产向被投资方进行出资,那么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但是在后续计量里我看里面总结的是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内涵商誉不进行调整,我感觉有点弄混了 是能帮我理一下吗?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实务#

m495618766 | 提问时间:2024 06/06 10:07
1.出资时的会计处理:投资方在出资时,其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可能存在差额。这个差额通常反映了该资产在市场上的实际价值与其在投资方账面上的价值之间的差异。根据会计准则,这个差额在出资时应计入投资方的资产处置损益。这是因为投资方实际上是在处置其原有的固定资产,并将该资产转化为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因此,这个差额反映了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损益。
2.后续计量中的处理:在后续计量中,如果涉及的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那么通常不会再次确认这个差额作为损益。因为在同一控制下,合并各方的资产和负债通常按照其账面价值进行计量,而不是公允价值。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情况则有所不同。由于合并各方是在市场上自愿进行交易的,因此通常会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如果投资方在出资时已经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了资产处置损益,那么在后续计量中,这个差额就不会再次计入损益。但是,如果合并后涉及对资产或负债的重新评估,并且产生了新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那么这个新的差额可能会计入当期损益,通常是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3.关于商誉的处理:商誉是在企业合并过程中产生的,代表购买方为获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支付的合并成本超过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与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如果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那么差额部分应确认为商誉。这个商誉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通常不会涉及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4.总结与归纳:投资方以固定资产向被投资方进行出资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出资时应计入资产处置损益。在后续计量中,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不会再次确认这个差额作为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能会根据新的评估结果产生新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这个新的差额会计入当期损益。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与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2024 06/06 10:10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