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3%。12月1日,“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20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15万元,公司通过对应收款项的信用风险特征进行分析,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根据丙公司12月份发生的相关业务编制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1)12月5日,向乙公司赊销商品一-批,按商品价目表标明的价格计算的金额为100万元(不含增值税),由于是成批销售给予乙公司10%的商业折扣。●(2)12月10日,丙公司收到乙公司上述货款。●(3)12月13日,丙公司收到2018年已转销为坏账的应收账款10万元,存入银行。(4)12月21日,丁客户破产,根据清算程序,有应收账款20万元不能收回,确认为坏账。●(5)计算12月31日丙公司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关分录。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实务#

84785037 | 提问时间:2023 01/30 14:06
12月31日丙公司的坏账准备金额=原有坏账准备金额(15万元)加上新增计提坏账准备金额
新增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应收账款余额(200万元)x 计提比例(5%)-已转销为坏账的应收账款(10万元)-不能收回的坏账(20万元)
=200万元x 5% - 10万元 - 20万元
=9万元
因此,12月31日丙公司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15万元 + 9万元 = 24万元。
相关分录为:
(1) 应收账款 200万元
借:银行账户 200万元
贷:应收账款 200万元
(2) 坏账准备 24万元
借:坏账准备 24万元
贷:应收账款 24万元
拓展:企业应计提坏账准备时,要按照 会计准则 的要求,根据已有科学的证据确认损失的存在,经过审慎的评估,再向会计账目上提取坏账准备金额,以防止企业的应收账款出现盲目提取坏账准备金额。
2023 01/30 14:20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