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股数为3000万股。其全部债务为6000万元(平利息率为6%)。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追加筹资2400万元,有两种方案选择;A方案:增发普通股600万股,毎股发行价4元。B方案:按面値发行债券2400万元,票面利率为8%。公司采用资本结构优化的毎股收益分析法进行方案选择。假设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的筹资费忽略不计,经测算。追加筹资后公司销售额可以达到36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5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万元,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稅税率为25%。要求:(1)计算两种方案的毎股收益无差別点(郎两种方案的毎股收益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2)计算公司追加筹资后的预计息稅前利润。(3)根据要求(1)和要求(2)的计算结果。判断公司应当选择何种筹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实务#

84785035 | 提问时间:2023 01/26 11:02
A方案增发普通股600万股,每股发行价4元;B方案按票面价值发行债券2400万元,票面利率为8%。
要求1:计算两种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首先梳理出计算公式: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总股数(3000+600)=P0/3600,其中P0即为息税前利润。
根据资本结构优化的每股收益分析法可以得到,息税前利润P0=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债务利息,即P0=3600-50%-600-6000×0.06=1860。
所以两种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1860/3600=0.516元/股。
要求2:追加筹资后,预计息稅前利润=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债务利息=3600-50%-600-(6000+2400)×0.06=2520。
要求3:根据结果A方案和B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相等,故公司应当选择A方案,增发普通股600万股,每股发行价4元,原因是A方案可以节约筹资费用,追加筹资后预计息稅前利润也更高。
拓展知识:每股收益分析法是企业经营人员乃至筹资人员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此方法把营运结果分解为利润总额和总股本的比率,一般要求在数量级上双方要尽可能做到对称,才能说明经营结果与公司股本的比例关系。
2023 01/26 11:14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