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2019 年 5 月初, “原材料冶 账户
期初余额 800 000 元, “材料成本差异冶 账户期初贷方余额 20 000 元。 本月发生的业务如下:
1郾 5 日, 购入原材料一批,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100 000 元, 增值税
为 13 000 元。 同时发生外地运费 10 000 元, 增值税 900 元。 上述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2郾 10 日, 上述材料运达并验收入库, 计划成本为 110 000 元。
3郾 25 日, 购入材料一批, 材料已运达并验收入库, 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 货款尚
未支付, 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35 000 元。
4郾 本月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40 000 元, 其中, 直接生产领用120 000 元, 车间一般
耗用 8 000 元, 厂部管理部门领用 2 000 元, 在建工程领用 10 000 元。
三、 要求
1郾 对 5 月份发生的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郾 计算 5 月份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本月发出材料与期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
异额。
3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实务#

84785040 | 提问时间:2023 01/23 15:02
1.会计分录:
(1) 库存商品:借100,000元,贷银行存款100,000元;
(2) 应交税金:借13,900元,贷银行存款13,900元;
(3) 原材料:借110,000元,贷库存商品100,000元,贷应交税金10,000元;
(4) 领料:借140,000元,贷原材料140,000元;
(5)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20,000元,贷领料20,000元;
2.5月份原材料成本差异率= (110,000+140,000-800,000-20,000)/(110,000+140,000) = 0.129
5月份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 = 110,000+140,000-800,000-20,000 = 130,000元
3.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最基本的书写形式,其通过借贷双方的记录,将诸多会计事项进行了清楚简明的记录和描述,反映出实质性的经济内容,能有效地表达业务发生后会计处理过程,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财务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会计分录的书写一般遵循科目联账往来原则、先收入后支出原则、借方收入贷方支出原则、就近原则等。
2023 01/23 15:13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