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某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的差别有:(1)1月份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向关联企业捐赠现金200万元。(3)当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0%,其中300万元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税法规定,按该企业的情况,可按实际发生研究开发支出的150%加计扣除。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00万元,假定所开发无形资产于期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的罚款100万元。(5)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3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要求:(1)计算年度当期应纳所得税;(2)计算年度递延所得税;(3)计算利润表中所列示的所得税费用;(4)做出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实务#

84785036 | 提问时间:2023 01/15 20:15
(1)年度当期应纳所得税=(1200-600-200)*25%=150万元。
(2)年度递延所得税=500*150%*25%=187.5万元。
(3)利润表中所列示的所得税费用=150+187.5+100=437.5万元。
(4)会计分录:
①“应付所得税”贷437.5万元、“所得税费用”贷150万元、“支出税递延科目”贷187.5万元、“现金”贷150万元、“应收罚款”贷100万元,“应付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支出税递延科目”均借437.5万元;
②“捐赠支出”贷200万元,“现金”贷200万元;
③“研究开发支出”贷500万元,“现金”贷500万元、“无形资产”贷300万元;
④“现金”贷100万元,“应收罚款”借100万元;
⑤“存货跌价准备”贷30万元,“存货”借30万元;
拓展知识:我国收入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超过500万元部分比例由20%至45%不等;递延所得税收制度是我国收入所得税制度的一种补充,允许企业把支出进行累计,在未来税务年度内抵减税收;无形资产有资质认证费、开发支出、商誉、专利权、商标等。
2023 01/15 20:24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