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分录)
1.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包括直接投资)取得的子公司
如果不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则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1)将购买日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存货【评估增值】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递延所得税资产【评估减值确认的】
贷:应收账款【评估减值】
递延所得税负债【评估增值确认的】
资本公积【差额】
(2)期末调整其账面价值
借:营业成本【购买日评估增值的存货对外销售】
管理费用【补计提折旧、摊销】
应收账款
贷:存货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资产减值损失【按评估确认的金额收回,坏账已核销】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或借方)
(二)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调整分录)
(1)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
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2)对于当期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3)对于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做相反处理。
(4)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分配股利、其他综合收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或做相反处理。
(三)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股本【子公司期末数】
资本公积【子公司:期初数+评估增值+本期增减】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增减】
盈余公积【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增减】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期初数+调整后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母公司金额即权益法的账面价值】
少数股东权益
(四)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本期计提的金额】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本期分配的股利】
未分配利润—年末【从上笔抵销分录抄过来的金额】
(五)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1.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第一年
(1)期末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内部购销形成的存货价值×销售企业的毛利率】
(2)同时逆流交易情况下,在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扣除所得税影响)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分摊金额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3)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第二年
(1)假定上期未实现内部销售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上期期末内部购销形成的存货价值×销售企业的毛利率】
贷:营业成本
(2)假定当期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3)期末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4)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差额】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所得税费用【差额】
2.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第一年
(1)内部销售方为存货,购入方确认为固定资产
【一般思路】假定母公司将成本为80万元的商品以售价100万元销售给子公司,子公司作为固定资产未对外销售。 ①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
贷:营业成本【内部销售企业的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内部购进企业多计的原价】
同时逆流交易情况下,在固定资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扣除所得税影响)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分摊金额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同时逆流交易情况下,在固定资产及其折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扣除所得税影响)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分摊金额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2)内部销售方为固定资产,购入方也确认为固定资产
①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利得】
贷:固定资产—原价【内部购进企业多计的原价】
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第二年:
①将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包含的该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
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上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③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④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差额】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所得税费用【差额】
3.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比照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的处理方法。
(六)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
第一年
(1)内部应收账款抵销时
借:应付账款【含税金额】
贷:应收账款
(2)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时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内部计提坏账准备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抵销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二年
(1)内部应收账款抵销时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2)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时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或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或借):资产减值损失
(3)内部计提坏账准备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抵销时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或贷):所得税费用
贷(或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款项与预收款项等比照上述方法进行抵销处理。
3.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处理
(1)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抵销时
借:应付债券【期末摊余成本】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
(2)投资收益与财务费用抵销时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3)应付利息与应收利息的抵销时
借: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应收利息
您可以先按照上述的总结自己试着写一下抵销调整分录,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您可以再具体问,这样能使您掌握的更加透彻。
2条追问解答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