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长投”最后一问由权益法转成本法,解题思路不理解?请老师解答,献花!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实务#

m68159118 | 提问时间:05/24 23:00
1. 权益法转成本法的总体情形及解题关键思路
- 情形:权益法转成本法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另一种是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不同控制情形下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如何对原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
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权益法转成本法的解题思路
- 原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确定:在追加投资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首先要确定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追加投资日的账面价值。原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会随着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等情况进行调整。例如,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投资方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投资方则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新增投资成本的确定:新增投资成本就是为取得新增股权所支付的对价,包括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承担的债务等的公允价值以及相关税费(如果有)。比如,企业通过支付银行存款1000万元取得额外的股权,这1000万元就是新增投资成本。
- 计算合并成本:合并成本等于原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假设原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新增投资成本为1000万元,那么合并成本就是1800万元。
- 会计处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原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例如:
-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 + 新增投资成本)
-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原权益法下投资成本明细余额)
-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原权益法下损益调整明细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原权益法下其他综合收益明细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原权益法下其他权益变动明细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 贷:银行存款等(新增投资支付的对价)
-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原持有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同时,要对原权益法下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等进行相应处理,一般是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按照处置相关资产的原则进行处理,即其他综合收益可能转入投资收益等。
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权益法转成本法的解题思路
- 确定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 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 + 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这里的关键是要准确获取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等数据。例如,已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投资方持股比例为60%,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100万元,那么初始投资成本 = 5000×60% + 100 = 3100万元。
- 原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原权益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需要调整到与按照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则计算的初始投资成本一致。将原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各明细科目余额进行调整,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例如:
- 借:长期股权投资(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原权益法下投资成本明细余额)
-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原权益法下损益调整明细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原权益法下其他综合收益明细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原权益法下其他权益变动明细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 贷:银行存款等(新增投资支付的对价)
- 借或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不足冲减的,借记留存收益)
05/24 23:09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