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3:
爱泰克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x21年10月1日结存A材料2000公斤, 单位成本190元/公斤。10月份A材料的收发业务如下:
(1)5日,从外地购入A材料10000公斤,价款1884800元,增值税税额245024元, 运杂费16000。A材料验收入库时实收9900公斤,短缺100公斤属定额内合理损耗。 (2)8日,生产领用A材料5600公斤。
(3)12日,在本市购入A材料6000公斤,价款1164000元,增值税税额151320元 材料已验收入库
(4)15日,生产领用A材料7200公斤。
(5)20日,从外地某公司购入A、B两种材料,其中,A材料5000公斤,单价184元 /公斤,价款920000元;B材料5000公斤,单价200元/公斤,价款1000000元。两种材 料的增值税共为249600元。另外,两种材料的运杂费共为20000元。两种材料已验收入 库,运杂费按材料的重量分配。
(6)24日,生产领用A材料8000公斤。
要求:
(1)计算各批购入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列式计算10月份A材料发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实务#

84784959 | 提问时间:2023 01/26 13:50
(1)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计算:
第1批:实际总成本=价款+增值税+运杂费=1884800+245024+16000=2105,824元,单位成本=实际总成本/实收量=2105,824/9900=211.69元/公斤;
第2批:实际总成本=价款+增值税=1164000+151320=1315320元,单位成本=实际总成本/实收量=1315320/6000=219.22元/公斤;
第3批:实际总成本=价款+增值税+运杂费=920000+249600+20000=11916000元,单位成本=实际总成本/实收量=1191600/5000=238.32元/公斤。
(2)先进先出法:是把最早批次入库的商品,最先消耗掉,即“先进先出”原则,用于库存变动前后物料计价。计算10月份A材料发,以月末结存量为基础,按比例累加确定出月初结存量:月末结存量=2000公斤,月初结存量= 2000+(10000+5600+7200+8000-2000-5600-7200-8000)=2000公斤。根据月初结存量及各成本价格,计算出月末结存量的总成本:总成本=月初结存量×月初结存量的单位成本+入库量(10000公斤)×入库成本(211.69元/公斤)+入库量(6000公斤)×入库成本(219.22元/公斤)+入库量(5000公斤)×入库成本(238.32元/公斤)= 2000×190+10000×211.69+6000×219.22+5000×238.32=5087,924元。根据发出量可以推算出月末结存A材料成本:月末结存成本=月末结存量×月末结存量单位成本=2000×(5087,924/22000)=4594.4元。
(3)加权平均法:它以库存量为加权估算基础,将库存量内的各物料的数量和成本价格按法定比例重新分配,以确定其发出成本额,即把库存量当月内收入的物料,重新加权分配至库存量中,然后再按新的比例计算库存量的成本,从而得出发出物料的加权平均成本价格。计算10月份A材料发,根据总库存量,按各物料数量计算权分为0.090909(2000/22000),0.454545(10000/22000),0.272727(6000/22000)和0.181818(5000/22000),计算出单价为:(190×0.090909+211.69×0.454545+219.22×0.272727+238.32×0.181818)=215.26元/公斤。根据发出量可以推算出月末结存A材料成本:月末结存成本=月末结存量×月末结存量单位成本=2000×215.26=43052元。
拓展知识:对于存在非典型库存变动的情况,应使用“月末反推法”计算库存变动前后物料价格及各价格成本比例。该方法是从月末结余量反推计算月初结余量,根据月初结余量及各价格成本比例计算出月末结余量的总成本价格,并根据月末结余量比例计算出各物料的单价,最后确定出出库商品的总成本价格。
2023 01/26 13:59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