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关于存货跌价准备,它的运用是不是只有三种,1、计提时,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2、减值消失转回时,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3、销售产品时结转,借主营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请问,以上总结对吗?第3条分录,存货跌价准备为什么是在借方,不理解,为什么不是在贷方,减少库存商品。谢谢老师。
![](/wenda/images/newWd/search.png)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中级职称#
![](http://member.chinaacc.com/homes/resources/images/home/avatar/5.jpg)
84785045 | 提问时间:2020 02/26 09:27
您好,同学,您总结的分录是正确的,对于第3条分录,这个问题要追溯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来看:
假设库存商品A之前没有计提过跌价准备,期末金额为100万,其相应的可变现净值为80万元,表明已经发生了减值,做计提准备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存货跌价准备—A 20
注意:这笔分录减少了本期的利润20万,同时减少了存货的账面价值20,即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列示金额减少了20万元,但是(关键就在这里)库存商品期末的成本还是100万元,也就是库存商品科目的余额还是100万,并没有因为计提跌价准备而减少!
等到下期,该批商品实现销售了,需要结转成本,一方面该批库存商品100万要结平,但是上期已经有20万元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记入了损益,所以本期结转销售成本时,只能结转80万元了,这样该批商品总的对损益的影响还是100万元,和没有发生减值时对损益的影响金额是一样的也是100万元。
2020 02/26 09:30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在卖出使用过的轿车时,需要如何确认收入?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