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后如何计量?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2025-08-28 02:33:38
- 范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法学硕士,高分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长期从事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的教学工作,擅长对问题进行案例化解释,助力学员顺利通关,梦想成真。
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后,其计量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步骤。
首先,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初始计量。企业将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如果处置组包含商誉,应当先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分摊商誉,再比较处置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这里的账面价值是处置组中包含的各项资产和负债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确定的金额。
其次,后续计量方面。在持有待售期间,企业应当继续确认处置组中负债的利息和其他费用。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如果该处置组包含商誉,应当先抵减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处置组中适用持有待售准则计量规定的各项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后续资产负债表日,持有待售的处置组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增加的,以前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适用持有待售准则计量规定的非流动资产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内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已抵减的商誉账面价值,以及适用持有待售准则计量规定的非流动资产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另外,如果处置组中的非流动资产不再继续满足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企业应当停止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并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计量非流动资产。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企业应当继续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计量。
总之,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后的计量较为复杂,需要企业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处置组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核算和处理,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首先,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初始计量。企业将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如果处置组包含商誉,应当先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分摊商誉,再比较处置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这里的账面价值是处置组中包含的各项资产和负债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确定的金额。
其次,后续计量方面。在持有待售期间,企业应当继续确认处置组中负债的利息和其他费用。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如果该处置组包含商誉,应当先抵减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处置组中适用持有待售准则计量规定的各项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后续资产负债表日,持有待售的处置组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增加的,以前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适用持有待售准则计量规定的非流动资产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内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已抵减的商誉账面价值,以及适用持有待售准则计量规定的非流动资产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另外,如果处置组中的非流动资产不再继续满足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企业应当停止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并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计量非流动资产。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企业应当继续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计量。
总之,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后的计量较为复杂,需要企业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处置组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核算和处理,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