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嘉宾访谈:从会计外行到中美注会双证的三级跳
本期嘉宾:
印象:低调、睿智;踏实,做事有计划,效率高。目标明确,懂得舍弃。
法律专业毕业,却考下了中美两国注册会计师证!非常厉害!具体详情,请各位拜读嘉宾说:我只想追求一个相对付出和回报成比例的地方,没有那么多的攀比和勾心斗角,过着自己的想要的生活。
3年CPA的心路历程
在2012年最后时刻知道自己过了综合阶段,感到很欣慰。虽然65分低空通过,但是也算完成任务了。至此资格考试对于我来说可以结束了。当初怀着要做中国新时代的法律和会计复合型人才,走上了准备了CICPA和司法考试的道路。经过三年的努力,我都做到了,顺便拿了个AICPA,但当这些都做到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更是怀着一种归零的心态去走之后的道路。这次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做这样一次分享,同时也是我对自己成长经历的梳理。
综合阶段的感悟
因为在四大一直很忙,也是在12年6月所有的job都清掉后才开始准备综合的。因为11年刚过的会计审计税法战略,底子还在,所以主要精力放在财管和经济法。其实感觉综合阶段的题目还是比较死的,特别是卷二几乎都是要背诵的,各种战略的优缺点,筹融资方式的优缺点,各种证券的发行条件,说实话就是炒冷饭,考的很没技术含量。卷一的审计也是背诵,会计和税法稍微活一点。所以我的复习是针对自己的薄弱项目,有选择得对六科的基础班相关章节学习,例如会计的长投,企业合并,合并报表,经济法的证券法,财管的企业价值评估。关键不是复习怎么核算,还是从理解的角度去复习,因为卷一有不少题是要描述政策是怎么规定的,而不是要你算个结果。之后再去听综合阶段的课程。综合阶段我认为做题不是关键,把这两年的题做一做,两三套最后的模拟题就足够了。关键是要背的东西要抓住,这些网校的老师都会为大家圈划背诵范围,大家在最后一个月集中强记即可。
关于英语部分,笔者因为平时在公司看的写的都是英文,又考过AICPA,所以就没怎么准备。考场的感觉就是英语题写的很爽。听说今年增加到了22分了,笔者认为毕竟考生不是政策的制定者,只能跟着中注协的游戏规则玩,否则吃亏的是大家。从12年的情况来看,英语涉及到了审计独立性,经济法的买卖不破租赁和一篇proposal(这道题谈不上和哪个科目有关,就是Business English的考察)。所以熟悉专业术语的表达很关键。我想对于英语不大好的同学,像审计那道题是可以准备的,其他的就看功底,平时多背专业术语的表达,能拿一半的分就可以,想办法其他科目比别人准备的细致一点。
关于12年的综合阶段的最后分数大家普遍认为是偏低了。我个人认为压分是肯定的。考完的时候我感觉80绝对没有问题,几乎都复习到位了,加上英语也答得不错。但是你想想能考综合的都是很强的,大家都认为简单的情况下,就看谁考在前40%了,水涨船高的道理大家都懂,关键还是自己的准备充分程度。
专业阶段的感悟
专业阶段的复习,已有一定的年限了,我把之前的我的帖子供大家参考:
1. 会计
会计我个人认为绝对是六科里最难的,也是我花的时间最多的一科,所以感悟很颇多。我还记得当时看到第2章金融资产我就歇菜了,曾怀疑过自己的智商,我的人生观也被颠覆了,原来会计可以这么难,以前以为会计就是个算账管钱的,没啥技术含量,看到第2章我就不懂了,这个叫我情何以堪啊,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懵懵懂懂地把高志谦的基础班听完了!但是基本上属于走马观花,很多东西还是没弄明白,然后开始第二遍,第三遍,我个人认为零基础学会计起码过2-3遍才会有感觉。
近年考试特点
对于11年试卷的现场感觉是没10年那么难,没09年那么偏,属于近几年比较容易的一次。但也有不少亮点,亮点之一是描述性书写量继续增加;其实10年就已经显现出这个特点,10年最后一道大题以合并报表为载体,考了股份支付在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处理,当时没要求编分录,而要求简述会计处理。11年更是让你简述商誉减值的步骤和简述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直接费用的审计评估费和发行费处理的区别,这些题有点像大学里的简答题了,考你理论阐述,不要求你计算,其实商誉减值10年考过大题,当时要求详细推导出商誉减值的金额,我就是记住10年这道题的推到过程,自己组织语言编的11年这道题商誉减值的步骤,感觉有点口语化,建议大家以后堤防这种题型,这是种趋势,即用会计专业语言阐述会计处理和会计方法!这也是现代会计师更加注重的表达能力有关,不光要会做会计分录,还要知道怎么与客户,上司沟通财务处理的方法和建议。
亮点二是差错更正考得越来越多!你看11年4道大题,3道考了差错更正,其实这个和注册会计师业务最相关,因为我们是查别人的错报的嘛!但是11年个人认为有点过了,出来的感觉就是编调整分录编到死!其实,这些早在10年的试题就有伏笔了,还记得10年第一道大题难为很多考生,题目描述了X公司想把两类交易性金融资产转化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然后说X公司做了追溯处理,要求判断是否正确并做调整分录?我们都知道这个肯定不可以转的,但是他和以前考得方式不一样,以前是错的分录帮你列出来了,你只要翻着做,调整一下个别的科目即可,10年这道题不一样了,你先要在草稿纸上按X公司错的追溯分录走一遍,然后翻着再走一遍,然后今年的分录按“当年发现当年差错处理”,我反正第一次做的时候就晕了,不知道当下做的是正的分录还是翻着的分录!准备11年考试的时候,我练了不少这样的题,果然11年又考了这种极其变态的题!12年***家继续要作重点准备!
亮点三是超纲的年年有,今年不例外!11年超的不多,5分左右的样子,比10年好很多了,10年为什么时候是史上第二难的(08年那年最难)?因为考了解释4号很多内容,当年的大纲是3月公布的,解释四号是7月底公布的,大家都认为刚出来的东西不大可能在当年就考,况且解释4号距考试只有2个月嘛!结果悲剧,中注协每次都能惊艳到大家,10年大考特考解释4号的东西,导致10年很多会计学院的研究生考完都觉得会计白学了!所以大家准备会计考试的时候一定多关注财政部,证监会关于会计方面的最新规定,以防10年这种情况!大家注意解释5号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出来了,我看了一下,有几个比较实质性的变化,一个就是那个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编利润表的时候从合并日开始计算,而不是之前的1月1日。第二个就是BT这类新型业务的处理。大家12年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亮点四是多选回归传统,以文字题居多!这个消息对12年考会计的考生绝对是利好消息。11年多选只有2道是关于计算的,这种计算的多选恶心在5个选项每个要真刀真*的算出来,错了一个,2分没了,而且时间还耽误不少,说实话今年这两道一点也不比10年那道所得税的多选简单到哪去,都是有超有难度的,属于压轴的,这种题做不出,没什么好责怪自己的,毕竟不是冲着100分去的!但是11年更多的是文字的多选,而且可以说非常简单,是捞分的好机会!笔者认为,大家把这条信息作为12年复习的参考,不能肯定12年多选一定是以文字的为主,还是自己实力过硬最保险!
下面介绍下会计笔者听过的老师的风格
1. 高志谦是非常幽默的一位老师,被考生们称为“史上最牛的会计老师”,大家应该还记得他那个偶像派奔驰轿车,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定义的解读…………这些讲解对初学者非常有好处,可以很容易理解会计这本书想说什么,会计有些是翻译过来的,有的根本说的不是中国话,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所以第一遍过书应该跟这高老师,把基本概念吃透,这样后面几遍会相对好一点!
2. 郭建华是我CPA最佩服,最喜欢的老师。大家考会计一定要跟着郭老师。他的强化班考点清晰,讲解历年很到位,有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他的习题班是我感觉所有班次里最贴近考试难度的,其他的班次难度有点不够。他的专题班,特别把第4,24,25章的长投和合并专题,堪称经典之作,一定要拜读啊大家!反正踏踏实实跟着郭老师肯定不会吃亏!这次会计考82分我个人认为主要是郭老师的功劳!郭老师曾说过:“把我的讲义东西都搞懂了,考80分都没问题。问题是你们记得的住吗,所以关键问题要反复,起码把我的讲义过三遍以上。”我总共前前后后会计过了8遍!
建议0基础的同学的顺序:高志谦的基础班+郭建华的全程(强化+习题+专题)(基础班的部分重点难点章节)还有从08年到11年(09年新旧两套)5套试题起码做3遍以上,你会发现重复率非常考,隔一两年就会考一次,最典型的就是现金流量表年年考多选,连续N年了!有些常考的必须弄透他!提醒大家12年重点关注解释5征求意见稿(估计快出正式的了)和解释4至今没考过的,如同一控制下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那个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是什么意思和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在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处理,这些都要做重点准备,因为都还没考过!
2. 审计
近年考试特点
这些年审计考试应该来说难度不是很大,我感觉审计考试最大的特点是有固定的模式,比如职业道德,质量控制,每年都考简答题,综合题第一道总归是风险评估,第二道有时候是大杂烩,有时候是看底稿回答问题,前些年还一直考审计报告和调整分录。所以相对考点比其他科目清楚,相对容易预测。11年个人感觉审计答得非常好,几乎提前20分钟全部答完,还把综合题再仔细的检查的一遍,回来估分,当时网校综合题答案还没出来,我当时没算综合题就61了,我想审计怎么也没问题的,因为个人觉得这是四门里我考的最好的!果然成绩出来我震惊了,“-9”!什么情况?还是个负数,一看是在“审查中”!是我考的太高了,还是答得的答案太像了…………自己各种YY了,其实今年出这些事件确实让人蛮心寒的,辛辛苦苦复习这么长时间,还被中注协怀疑审计卷子有问题,蛮无奈的,只能等最后的结果!我想我是身正不怕影子歪,应该最后能还我清白的!再说说11年卷面直接感受,选择题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熟练度,没什么很偏门的,简答题也很中规中矩,唯一亮点的就是考了第24章新增的集团审计的大题,因为大家都知道新增的是必考的,所以我这道题几乎所有的问题我都很准确地答出来,和书上差的不多,我自己心里估计这道题导致中注协怀疑我的可能性比较大。综合题的亮点在第二道题,是非常实务的一道题,以存货底稿为背景,结合风险转移,收入确认,出了很绝的一道大题。我大概花了40分钟完整把这道题做完,感觉还OK,大致能看出底稿的毛病。所以我是觉得会计审计不分家,如果会计的学的不好,这道不好答,你第一道风险评估也不好答,所以会计和审计的结合点就在综合题。我记得09年有道题考的很绝,完全是会计的知识,关于购买日的确定,题目大致说X公司09年年末买了个长投,用的是权益法,但是题目说10年年初董事会才同意该交易,那根据会计上购买日确定的5个条件(郭建华老师串讲像念经的一样说一定要把着5个条件背出来,因为09,10年会计也考过大题)09年不能确认长投,相应的,X公司也不能按照权益法按被投资单位净利润同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所以重大错报风险在于长投的存在性认定和投资收益的发生认定。10年第一道综合题更不说,史上最难的综合题,连商誉减值测试,是否构成业务这些会计上都是很难得东西的审计现在都考!你有木有发现这些点都是会计上几年来热点的考点,什么长期股权投资,什么商誉减值测试!所以建议大家最好会计审计一起考,不一起考,会计也要有中级职称的水平!这样综合题才打的好!
下面介绍下审计笔者听过的老师
徐永涛是我们所自己请的面授老师也是中华网校的综合阶段的主讲老师,徐老师的串讲讲义堪称经典之作,他考前说最精华的东西都在着里面了,的确无数次证明这是千真万确的,11年也不例外,我前面说的第24章集团审计的那道简答题,他都重点提示过的,所以他对出题人的了解和对考点的预测是别的老师不能及的。所以要想过审计他最后的串讲讲义一定要打印出来背一背!
学习体会和心得
审计应该来说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主要我认为学习审计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解”,主要是前面前十章的内容,像审计计划,审计证据,重要性的概念和相关考虑的因素,真的要理解,不要去死记硬背!怎么理解?只有把审计书过了一遍,做过一遍,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基础章节的时候,如果有看到这里联想到那块的知识的感觉,那就说明真的懂了,这个步骤真的很重要!大家不要小看。第二个层次是“做题”主要是从15章到20章的业务循环审计,这些章节是考试的重点,但是答案都不在审计书上,都在会计书上(就像我前面说的“购买日”确定的问题),都在审计的答案里,所以这些章节千万不要死看书,没用!背出来了还是不会做题。一定要做历年的综合题,研读标准答案,这样你才会有感觉!第三个层次就是“背诵”,审计考试离不开背诵,因为审计的三分之二的多选题很喜欢考什么什么要考虑什么因素?有些题很明显,有一个或两个在乱说,有些真的靠推理是推不出的,只能靠混个眼熟,如果没看到过,很难做对这种题。还有比如审计报告你说背不背,拼死拼活得背了的话,像11年一道也没考,白背!你要是不背,万一考了,不是死给他看嘛!所以审计报告还有那个内控报告只能死背,不考则罢,要考真的要我们小命的!
3.税法
近年考试特点
11年税法现场感觉是两极分化太明显,除了最后两题外,其他都出奇的容易,都不相信自己在考注会税法的感觉,倒数第二道是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结合,那道题我有个小地方理解错了,导致这题丢了大部分的分,最后一题没见过,一看题傻眼了,什么跟什么啊,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叶青老师说得很好听说这道题有新意,我就是觉得偏!我只答出第一问,其他几问都空着,其实大部分人这道题都空着!问题是当时我还有1个小时的时间,让我干嘛好呢?最后一题真的不会,倒数第二题我当时一直理解错的,也检查不出来什么的,我没办法,只能从头检查再做一遍!最后结果76,有点小意外,肯定提了不少分,因为我自己乐观估下来只有67!我个人认为这张卷子出的是有问题,简单的太简单,难的太难,一点也下不了手,我觉得应该出点中等难度的题,可以把考生分出层次,否则这样不利于所谓的选拔性考试的特征!再来谈谈近两年税法考试的特点,我个人是比较欣赏10年的那张卷子,有新意但不难下手,其实新制度的难度真的降低了不少,计算没旧制度那么复杂,但是新意的东西年年有!09年的让我们填所得税申报表,10年那个放弃免税权的税务筹划,11年最后一道所得税总分支机构汇缴分摊比例,这些都是平时没做到过的,这些题只能靠平时我们积累了,能答多少算多少,因为说到底这些题不影响你及格与否。前面的基础题是关键!还有个特点就是和会计一样,描述性文字书写量增加了,10年最后一道题要求指出企业算的各种税哪里算错了并说明正确的税务处理。11年有道简答题问X企业要交那些税种?这些题都是要文字描述,不要求数字推导,这是趋势,即咨询类的题目增加,不光要求算,也要求文字的表达!
下面介绍下税法笔者听过的老师
叶青是我最喜欢的女老师,说不出欣赏,俗称“税法一姐”。她的手写板真的是很好,把问题说的很清楚,她的习题班会写出她自己做题的过程和技巧,帮助我们提高速度和准确性!她还建议我们小税种最好做成小卡片,并给出模板要我们自己填充,我按照她的要求把小税种整理成4张A4纸,考前就看4张纸,不用翻书了!还有叶青老师还会很真诚告诉大家企业所得税最后一问应交所得税是多少,建议大家不要去做了,因为没几个人能对的,注会毕竟是应试考试,懂得战略放弃,拿该拿的分!这些小提示小建议很温馨很用心,对我帮助非常大!搞笑的是我记得叶青老师来我们所里讲串讲 ,结束的时候我还跑上讲台去要了签名,同事都说我入魔了!
4. 战略
近年考试特点
说实话对这门不是很感兴趣,内容有点空,有点学政治的感觉!主要是靠背,没什么好办法!11年最大的感受两点,一是答不完,题量有点过大,主要是文字阅读量一年比一年大,我其他三门课都是提前做完而且有时间检查,战略是我唯一正正好好打铃最后一个字写完,感觉我点都答上了,但是真的没时间组织语言再结合材料分析一下,我就直接把背的东西往答题纸上堆了,结果还是踉踉跄跄拿了个70分,我也满足了,毕竟花的精力和会计审计税法不能比的。 第二个感受是,最后一章“信息技术”11年狂考特考,我都只是混个眼熟,没想到又考了简答又考了综合,真是服了这些专家了!总是能给我们考生惊艳,雷死人不偿命啊!真的是!
下面介绍下战略听过的老师
杭健平是位很儒雅的老师,说话很有磁性。他主要特点是表格总结的比较多,预测考点的能力比较准,他会建议那些点是已经考过大题了,那些点还没有考过大题,大家要背一背,这些温馨小提示对我考四门的人来说,非常宝贵!说实话,我不可能把时间和精力在这四门课上平分的。所以我个人建议,可能会比较冒险,就是背杭的讲义和他提示的东西!因为真的没时间去背那么多东西,问题是你也背不下来!
学习体会和心得
就是另一门政治,比较无趣和乏味,背诵量大!我觉得没什么好办法,各位背吧!还有研读的答案别忘了,别什么都写,写点采分点的东西!
四大那些事和职业规划
先简单介绍一下本人情况,笔者毕业于非211,985的院校,本科法律。在校成绩一般,主要把时间花在研读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考试上。大二的时候在流行CPA的大潮中,准备考注会,第一年去安徽考了财管和经济法,都是62低空飞过!其实当时还是只晓得“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句话,其他几乎都不懂。大三的时候考了司考,CPA搁置了一年;大四的时候很有幸拿到了四大的offer,很珍惜这个机会,毕竟我的各种“背景”不是很出色,初始就比财大的同学差一截。所以一开完公司的welcome party,我就开始准备其余四课的考试!
2011年9月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入职培训到忙季,从到每天做不完的return到查不完的research,有庆幸从中认识不少肯教我的senior manager们。一年多的时光还是对自己成长蛮大的。怎么和专管员argue,怎么面对霸道的客户,如何和其他部门合作。但做了一年多就辞职了,一方面很累,事情做不完,另一方面也是追梦,一个从大一就想着出国的梦,梦想自己可以拿绿卡,可以朝九晚五,没有加不完的班,可以随时和自己的伴侣出门旅行。没有那么多的攀比和勾心斗角,我只想追求一个相对付出和回报成比例的地方,过着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因为家里也有这个条件送我出去,加上我觉得年轻人可以给自己犯错误和自我调整的机会,我怀着这样的心态来了美国发展。运气不错,最后去了UIUC读了Master of Taxation, 想留在那边的话,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比较专业的学科,这样能对美国的税有比较的好的学习。争取毕业后能去美国的四大上班。也不求大富大贵,就是把当成自己的事业,毕竟自己还是适合走技术路线,口若悬河的本领还不够,但是深知要往上走,这本领还是很重要的。和客户吹得像真的一样,这就是par的风采。下面我说说四大人职业路线,我因为也是小朋友,都是听到,看的,难免有失真,只是和大家分享,欢迎拍砖。
审计的话,一般流动性比较大,做个3-5年跳的非常多,因为出路比较多,像跳到客户那边做financial analyst, controller, internal auditor…… ,也可以跳证券,私募。这些地方都蛮喜欢四大出来的,主要是学的比较规范,见的业务比较多。当然随着四大改制,面临的形势也不好,连续好几年小朋友的工资维持在6000不动。但是做上去还是可以的。当然做审计做的好的,基本2-3年换个单位,跳一次翻一翻,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
税务相比是比较专业的一个分支,分的很细,做公司税,个税,转让定价,海关等。小朋友的主要任务是做research,打电话到税务局问各种政策问题,做paper,做return。从做research中还是学到蛮多的。应该说税务在中国前景发展都是不错的,其实四大的税务不光光做税,也承担一部分律师的职能,像企业的注册登记,清算,税务尽职调查,集团的税务筹划。就是以后出路没有审计那么多,大多跳到客户那边做税。
结束语
在准备CPA的历程中,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能体会,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的! 当然CPA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和敲门砖,工作了才知道,CPA那些东西都是最简单的情况,属于注册会计师最基本的技能! 我的观点一直是国内拿个最好的证,国际上拿个权威的证,这样就可以了,其余考得再多都一样的,关键还是职业过程的成长,其实财会这方面越往上要做大做强,一是要有国际经验,所以我为什么要考个国外的证,而是沟通能力,一个能说会道的财务工作者是现代的趋势!过于拘泥数字的会计是做不大的!大家今后有各种学习工作的问题,欢迎交流私信。我的微博:米勒at芝加哥
正保会计网校学员
201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