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税务专员 > 其它

浅谈企业所得税的学习技巧

来源: 谢海娟 2010-02-02
普通

  税法规定,企业不管当年盈利还是亏损都需要纳税申报。作为会计人员来讲,应该熟练掌握所得税的缴纳与申报。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很多会计人员不能够掌握该方面的知识,给依法申报纳税造成了困难。

  一、企业所得税学习的困难

  会计人员学习企业所得税时存在困难有以下方面原因:

  (一)教材中知识点的顺序设计不当各种教材中,以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税法》为例,企业所得税的讲解一般是按以下顺序安排的: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资产的税务处理、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的税务处理、应纳税额的计算等,由于应纳税额的计算放在了最后,导致学习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时,学员不理解讲这部分是干什么用的。

  (二)教材没有指明税法和会计存在区别的原因各种资格考试和职称考试用书以及对本科生的教育用书在编写时,认为读者对于税法和会计存在差异的原因应该十分清楚,所以在教材中只讲解税法是如何规定的,并没有提到二者的差异有哪些、差异原因是什么,导致学员在学习时只是注意去记忆法律规定的条款,而不去注意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知道该如何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教师授课没有结合会计知识导致学习税法枯燥在各种培训以及本科教育中,大部分老师都是书上是怎么写就怎么讲,导致学员感觉税法都是法律规定的条条框框,很枯燥,提高不了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学习时没有结合会计知识,会计人员从事实务或者参加考试时,遇到计算税收的问题仍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二、企业所得税学习的技巧

  笔者认为,如果能充分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掌握学习的技巧,学习企业所得税可以更容易。

  (一)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法及其适用的企业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有核算征收核定征收两种方法。

  对于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采用核算征收,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收人总额一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对于会计核算不健全的企业则采用核定征收,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办法。该种方法适用于收入和费用都不能准确核算的企业。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对于收入能准确核算但是费用不能准确核算的企业,其应纳税所得额应按照收入调整后的应税收入乘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得出,即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应税所得率。 对于费用能准确核算但是收入不能准确核算的企业,其应纳税所得额=扣除项目÷(I-应税所得率)x应税所得率。

  在计算所得税之前,首先应该看企业是这四种中的哪一种,从而决定计算的方法。同时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到,如果要计算应纳所得税的税额,关键是找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会计和税法存在差异的原因 首先,会计只设一套账,并且这一套账是站在信息使用者的角度进行规范的,因此遵循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的规定;而企业所得税的交纳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是站在国家财政的角度进行规范的,其计算与交纳依据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二者目的不同,在相关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面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次税法是以法的形式存在,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则是以行业规章制度的形式存在的,法高于行业规章制度,所以在申报纳税时,如果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法不一致,应依照税法规定处理,即必须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反映的收入和费用按照税法的规定,将其调整为应税收入和扣除项目。

  (三)会计和税法差异的种类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按其是否可以在以后各期转回分为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两类。永久性差异在本期发生后,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暂时性差异在本期发生后,一般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不涉及到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而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较复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手计税基础,意味着在以后年度因计税基础小而收回现金数额大、或因计税基础大而偿还现金数额小,两者差额被视为是利益而应课税。形成应税暂时性差异。由于该差异只有在以后年度转回时才缴纳税款,便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若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则因计税基础大而收回现金数额小、或因计税基础小而偿还现金数额大,两者差额在以后年度可视为费用或损失而减少税款的支付,称之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只有当能用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税利润很可能获得时,企业才能将全部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四)会计和税法在收入方面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企业所得税的处理必须采用资产负债表观的债务法处理,在计算应税收入时,首先应明确会计是怎么确认和计量的,而税法又是怎样规定的。然后分析,确定二者的差异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暂时性差异,在将会计收入调整为应税收入时是应该调增还是应该调减,从而决定期末该差异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金额是应该记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还是记入资本公积的。

  (五)会计和税法在费用方面的差异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必须严格区分经营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分期折旧、摊销或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纳税人申报的扣除项目要真实、合法。除了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准予从收入额中扣除的项目,是指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在确定纳税人的扣除项目时,应注意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

  在计算扣除项目时,同样要先明确会计是怎么处理的,而税法又是怎样规定的,然后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二者的差异是永久性的差异还是暂时性的差异,在将费用调整为扣除项目时是应该调增还是应该调减,从而决定期末该差异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金额是应该记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还是记入资本公积的。

责任编辑:冠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