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税收管理提高税源管理能力探讨
摘 要: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在基层得到了普及。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信息化建设,也在税务系统的税收征管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新的征管模式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疏于管理,怠于服务,淡化责任"的问题,尤其是在税源监控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关键词:税收管理;税源管理;管理能力
以我县为例,我县经济相对落后,和其他贫困县一样,没有支柱性产业,虽然号称拥有“两白两黑”产业,充其量只是作为对外招商的标志,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支柱企业。县城大部分企业十有八九处于亏损状态。税源匮乏,相当一部分税收收入来源于第三产业。随着交通发展的便利,很多个体及私营业主生意也越来越大,占税收的比例也相对有所提高。而税源管理仍用原来的思维模式进行管理,虽然户籍管理人员各自管理自己的责任区,实际达到起征点的户数越来越高,由于工作思维方式没有转变,没有及时开展税源调查,不清楚个体交税情况,不了解个体经营规模。造成新的征管漏洞,纳税人又不主动申报,造成税款实际流失严重。征收管理一方面由于没有设置稽查分局,对税收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的打击,形成事实上的处罚力度不够,没有形成税法的威慑力。个体工商户存在你不查我发财,你查到我倒霉的思想。基层征收机构设置分散,距县城又很远,税收成本巨大。另一方面税务人员随意执法,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各人职责不明,缺乏专业性的分工,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结合XX县局目前推行户籍管理实行分区责任制度,笔者认为当前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本文来自www.gwxz.net为税源是税收的基础,而对税源管理不到位,认识不清楚,责任不明确,则会造成新的盲区,形成新的漏征漏管地区。
一、现行征管模式容易产生税源监控不力的问题
由于XX县局国、地税没有分家,一步到位,直接上的是新的征管软件(CTAIS),虽然计算机到位,网络到位,可是由于人的素质问题,造成新的很多不到位,税收知识掌握不够,造成执行政策的不到位,形成事实的操作失误等等。虽然在办税服务厅实行“一窗式”,是为了方便纳税人,但事实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征管工作的重点实际上放在了征收上,税务征收大厅的建立,税务机关内部分工的细化,目前运行的"一窗式"管理虽然表面解决了这个多窗口服务的问题,但是"一窗式"管理的前提是纳税人必须到办税大厅,否则,就与任何模式的管理都没有关系。由于对税源管理上的重视不够,再加上税务干部对管户没有明确的责任界定,形成了自觉上门纳税的户有人管理,不办理税务登记的户无人过问,也无人承担责任。而且,对税源的变化和管户的清理整顿也存在很大困难,势必造成漏征漏管户的增加。
二、管户管理工作缺少监督制约机构
据最近的户籍清理调查表明,XX县境内个体工商业户约XXXX余户,此外还有未办证户和漏管户占有好几十户。,这就说明我们的基础工作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对个体税收管理工作而言,管户管理就是根本,就是基石,只有切实做好个体税收的税源管理,才能做好税收征管工作。拿个体税收来说,从2000年开始逐年递增,所占税收比例愈来愈重。由于XX省是落后的西部省区,执行西部优惠政策,对达不到起征点的实行增值税免征,政策归政策,执行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情。好象免征了,就可以不再管了。形成新的管理不到位因素。要知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XX县个体经济每年增长也非常快。仍然保持原有的起征点户数是不对的,这说明我们的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只抓了面上的工作,管理不深、不细、不扎实、势必形成该摸底的未摸,该办证的未办,该收的税未收的这种被动局面,以致出现税额核定不准,假停竭业蔓延,漏征管户增多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个体税收征管质量。XXX省执行增值税起征点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幅度的最高点,而且起征点不分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因目前个体户的定额制度尚不完善,不征税的还好说,征税的必然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特别是同街面、同地段相邻的经营户,以销售货物起征点5000元为例,一户核定应纳税额160元一户核定税额200元,形成了一个一分钱税款不交,另一户每月缴200元,不但不利于业户之间的公平竞争,也给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甚至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农村集贸市场和城区内的瓜果、蔬菜、水产品等市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后,每日、每次销售额不达200元的不征税,税务部门及管理征收人员在具体操作时很难界定,还有一部分税务人员放松对不达起征点户的管理,认为办不办证、定不定额、申报不申报、供不供票没关系,只要把达到起征点的户管好就行了,使某些个体业户有机可乘,从而达到其偷税目的。
三、税源税基不清,税收流失现象严重
按照征管法做到"应收尽收"是依法治税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准则。而"应收"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企业,来源于税金的实现环节。作为办税服务厅税收征管的申报征收窗口,不熟悉税收征管业务,不了解国家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呢?遇到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办税人员素质较低,不能如实申报的企业,如何去做呢?如果不清楚他们的税源变化情况,又怎能谈得上"应收尽收"呢?目前的征管现状,只就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的监控管理,缺乏跟踪管理和动态监督机制,纳税人变更经营内容,不履行法定程序,纳税资料不实,税务机关很难掌握。比如:有的企业与下岗失业、残疾人签订假的劳动合同和用工协议,以达到减免税的目的,如果不经常深入调查,就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情况。
四、加强税源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加强税源管理需要在机制上、制度上解决好税源控、管的弱化问题。为此,税务部门必须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强税务登记的管理,建立户籍管理制度
加强税务登记管理,首先是加强协调工作,多与工商行政管理局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及时和税务登记人员取得联系,实行无缝衔接制度。定期或根据需要从工商管理部门了解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以核实纳税人是否依法办理
了税务登记。如果发现纳税人有不办理税务登记的,就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并没收非法所得或处以罚款。
(二)实行责任区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在工作方法上推行三责管理。推行“责任区”管理。根据XX县税源构成情况和税源分布状况实行一区、二区、三区管理。一区是指税源集中的商贸城区域;二区是指红绿灯到水泥厂文化路区域;三区是指团结西路到西大桥以及光明路和解放路。实行分区包片制,采取实地登记等方式核实基础信息情况及时登记造册,做到户数清、情况明,防止出现漏征漏管户。加强税源管理检查制度。对纳税人办证、亮证、停业户、注销户、发票使用、新开业户、达不到起征点户、个体税额核定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到户到人对漏征漏管、假停业、假注销等问题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为实现税源管户到人、管事到位、无缝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属地分区管理原则”在管理上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方式,同时为确保责任人制度的落实,必须强化目标考核制度,严格按照考核指标进行考核:(1)税务登记准确率(包括漏管户考核率);(2)纳税申报率;(3)征期入库率;(4)催报催缴率;(5)发票核查率;(6)检查处罚率。对考核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从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业可作为公务员考核的依据。
(三)进一步加大对税源户的检查力度
转变观念,加强日常检查制度,对税源户的管理纳入日常管理范围,把工作做在平时。坚持管税与管票结合,通过对纳税人发票使用情况的监督,为个体检查提供监控依据。对连续三个月未申报,又确实难以查找的非正常户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加大对漏征、漏管户的打击力度,对漏征、漏管户,一经查处,都必须进行补税和罚款;对触犯刑律的,必须移交司法机关惩处,绝不能以补代罚或以罚代刑,严控税源流失。
(四)建立税源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完善协税、护税网络
在税务机关内部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有关部门计算机联网,实现税源户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与工商、银行、公检法、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及国、地税之间、部门内部门的合作,对具体内容和要求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对作为和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做出明确、硬性的要求。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的作用,对无证经营和偷、逃税行为;该公告的要公告,该曝光的要曝光,并鼓励广大公民积极举报,在全社会形成对无证经营和偷、逃税行为人人喊打,使其无藏身之地的声势,为税务机关开展清理漏征、漏管工作赢得社会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规范基础建设,建立完善税源管理的档案
1.加强税收基础信息的收集、调查、整理、录入、归档,建立纳税人电脑化管理的档案。完善纳税人税务登记资料管理系统(掌握登记、变更、注销、非正常户、失踪户情况等),发票购领、使用、查寻系统,电子申报纳税、欠税催缴系统和税源监控分析系统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申报质量的分析与监控、检(稽)查的选案以及税源的跟踪管理提供较为完整准确的依据。
2.抓好发票的管理,推行“以票管税”的办法。现在的税务部门把主要精力投到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上,而忽视了普通发票的管理。一些纳税人采取不开、少开、拒开、虚开普通发票的行为,进行偷税。为了防止税款流失,实施税收源泉控制,应推行普通发票“以票管税”的办法,凡销售方向购货方开具白条或非法报销凭证的,购货方可凭其开具的白条或非法报销凭证向税务部门举报,一经查实,举报人可享受开具金额一定比例的奖励。
3.建立企业法人代表终身码,保证纳税人户籍的相对稳定。即以企业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号作为统一识别码,输入计算机管理网络。当其发生变动时,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应信息,税务机关可以据此及时处理。为了保证企业法人终身码的有效性,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对其有关联关系的人员进行相同的监督,避免纳税人利用直系亲属易名易地经营,逃避纳税。
4.有步骤分地区继续推广使用税控装置,加强税收监控。从国外许多国家加强税收征管的经验看,推广使用税控装置,可以大大降低税收征收管理成本,加大税收征收管理力度,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偷、逃税行为。近年来,我国在石油行业、出租车行业推广税控装置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据悉,长沙市在出租车行业推广税控装置后,税收收入增长50%以上。同时,新《征管法》也明确规定“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
5.加强对纳税人银行账户的管理,以有效监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金融机构多头开户的情况严重,有的开户多达几十人。税务机关不掌握纳税人开立账户的情况,就难以检查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因此,税务机关必须加强同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其在金融机构所开立的账户加强对其进行控管。以前,有的税务部门对银行重视、利用的不够,有的借助金融机构发现了税收违法行为,却无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令人欣慰的是新颁布、实施的《征管法》对金融部门所应承担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税务机关需要了解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账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六)提高干部队伍“四个素质”是保障。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必须狠抓干部的教育培训,树立纳税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干部队伍业务素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要提高税干的政治素质。要通过不间断的政治学习,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使税务干部树立远大理想,树立税收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广大税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为金钱所诱惑,不为灯红酒绿所腐蚀,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纳税服务奠定基础。二是要提高税干的思想素质。优化纳税服务作为税务干部必须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变过去执法型向服务型转变,准确地把握为纳税人服务的内涵,心装纳税人,掌握好执法权,用好执法权。三是要提高税干的业务素质。要认真组织税干学习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学习《税收业务工作规程》,使税干熟练地掌握税收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的政策及办税程序,提高执法水平,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四是要提高税干的科技素质。要通过单位集中组织、个人自学等方式,尽快提高计算机运用水平,把科技手段、科技知识广泛应用到税收征管中,从而提高纳税服务的时效和质量。
总之,在目前管理基础上,推行税源管理职责,是现行征管运行机制的有益补充。对户籍管理人员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仅可以明确职责,增强税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强化税收征管,而且还可以达到充分管理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当然,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才能使税源监控职责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