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稳健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摘 要】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其本质是资本保持及以此为核心对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加以维护。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同一财务分析指标往往有多种计算方法,从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反映出不同的经济信息。本文就稳健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作初浅分析。
【关键词】稳健性原则 财务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一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即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从稳健性原则出发,应当在计算流动比率指标时予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可以在当前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这一指标越高,债权人的债务风险越小。
美国多数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分析采用这种方法。就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所列项目来看,这些其他流动资产包括其他货币资金、长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不能用于交付的偿债基金等,这些项目的会计数字,在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又难于随时变现以偿还债务。因此,衡量企业即时偿付能力更为稳健的指标是现金比率,它等于现金及银行存款再加现金当量与流动负债之比。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1.资产负债率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举债经营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对于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标准。我国资产负债率较高有着体制上的原因,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没有破产风险,企业留利、折旧基金统一上交财政,而证券市场的不发达又使得企业外部资本性投资少。企业要发展,只有依靠借债。作为企业债权人,希望该指标越低越好,作为投资者,只要企业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成本率,负债多一点也无妨,经营者则希望有一个合理比率,因为过高会影响企业融资信誉,过低则影响企业生产发展。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该指标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次数。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过快。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应收票据不包括在应收账款余额中,原因是应收票据事先规定付款期限。但事实上应收票据也是由赊销产生,计算应收账款余额时如不包括进去,会使相当一部分债权失去有效的风险管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用简单平均法,对于季节性经营单位不一定合理,年末如为淡季,该比率也有可能较高,但并不能因此说明企业效益好。因此,分母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采用年内平均法计算。
3.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该指标反映在一个会计期间存货周转次数,一般越高越好。西方存货周转率指标是指商品存货周转率,即产品销售成本与平均商品存货之比。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销售成本相对应的应是商品存货,存货上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商品存货上。对于存货的计价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统一采用成本法,未采用比较稳健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这就忽略了成本高出市价的情况,如长期积压的滞销、变质和破损货物。因此,应建立“存货跌价准备”和“商品削价准备”科目,准确计算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消除通货膨胀对存货计价影响,调整存货账面价值使企业存货接近现价。
4.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固定资产余额
该指标越大,表示固定资产周转效率越高。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2/3以上,对这个指标的计算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固定资产的核算关键表现在折旧方法的选取上,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普遍过长,折旧率偏低,企业折旧基金较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增加,《具体会计准则》改变了单一的平均年限的折旧计算方法,规定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内的四种折旧方法,使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有了一定的资金来源。
三、获利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营业收入确认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企业进行短期投资,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由于股市变化无常,若按购入成本计价,反映不出投资损益,因此应采用购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于企业长期投资,如果拥有实际控制权,则按“权益法”计算投资收益。当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应提取投资亏损准备金,相应减少长期投资金额。分析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100%
该指标实际反映企业所有者拥有资产实现收益的能力。企业净资产的主体是投资者,他们最关心企业净利。企业债务利息作为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涉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影响经营决策者,使之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以期取得最佳的收益。因此,净资产收益指标集中体现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的效率。虽然说企业的成本资料涉及商业秘密,国家也不再要求企业呈报详细的成本报表,但笔者认为:企业某一项目或某一产品的成本费用总额并非商业秘密,完全可以向外公开,并不造成企业秘密泄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必然首先要使成本费用最小化,企业为降低成本,缩减费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将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稳健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我国的财务会计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赋予企业一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使企业会计核算有一定的弹性以减少市场经济条件下事实上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运用稳健原则的关键在于适度。这个“度”笔者认为就是要在照顾各方利益基础上建立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有一定灵活性的标准。由于我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广泛实施了股份制改造,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也逐步建立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也从满足国家宏观管理需要转为满足企业多元投资主体需要。稳健性原则的运用牵涉到企业有关各方利益,突出地表现在企业公开披露会计信息质量上。因此,提供客观、真实和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应用稳健性原则的目的。只有对基于稳健性原则指导下,编制的财务报表有充分的理解,广大投资者才能进行更为准确客观的财务分析,并最终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