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审计人员 > 政府审计

关于跟踪审计的几点思考

来源: 崔德法 2012-04-24
普通

  温家宝总理在前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刘家义审计长也强调指出,“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不仅仅是核实损失,更重要的是减少损失”。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跟踪审计,以资金为主线,以项目为基点,对权力运行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将问责和问效有机统一,促进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保证政策的可行性和连续性,发挥审计在宏观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建设性作用,是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和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措。

  一、 跟踪审计的含义、特点

  (一)跟踪审计的含义。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对特定事项、特殊资金和物质审计采取提前介入、全过程跟踪,以预防性和建设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全新的审计监督模式。跟踪审计发挥了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二)跟踪审计的特征。

  一是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具有复杂性。它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中必须合理确定审计的项目和重点,创新审计组织模式和审计方法,严格控制审计风险。

  二是跟踪审计的时间具有持续性。审计机关克服传统审计滞后性的局限,将关口前移,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持续对某个专项资金或某项政策进行动态审计,是跟踪审计持续性的具体表现。通过对相同或相类似审计项目的多次审计,在促使被审计单位持续整改的基础上,审计目标层层递进,促进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规范,使跟踪审计的作用大大提升。

  三是跟踪审计的目的具有预防性和建设性。它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紧紧围绕审计目标,及时提出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

  四是跟踪审计的模式具有全新性。它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加强对跟踪审计内在规模地把握,对跟踪审计的经验、做法和教训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五是跟踪审计在响应时间上具有时效性。时效性是跟踪审计的第一要素。对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只有在第一时间跟进,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立即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跟踪审计才有意义。

  六是跟踪审计在内容上具有针对性。针对性是以专业的眼光,有选择地关注,突出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跟踪审计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项目的选择上,注意针对经济形势变化的趋势、针对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问题、矛盾漏洞较大的问题、可能发生的风险确立跟踪审计项目,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

  二、跟踪审计的发展趋势

  一是跟踪审计工作法律保障制度化。目前由于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法规和政策文件基本是空白,也很不完善,审计工作只能依据政府的指令和要求去做,审计结论和意见的执行缺乏强制性。

  二是跟踪审计工作操作程序规范化。目前虽然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跟踪审计进行了大胆实践,形成了一套跟踪审计实践的操作思路,但还未从审计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升,还未建立一套相关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地上升到审计规范制度。跟踪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都缺乏统一规范,导致跟踪审计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能确保审计质量。

  三是跟踪审计工作项目安排常态化。把握跟踪审计主动权,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发挥防护性和建设性作用对跟踪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此为出发点来统筹安排审计工作,将跟踪审计与其他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结合起来,整合审计资源,使跟踪审计常态化。

  三、跟踪审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行审计业绩考核办法与跟踪审计的特点不相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跟踪审计的预防性和建设性,使审计发挥的功能从“显性”变成了“隐性”。而目前审计系统内部仍然以审计要情要目数量和查处违法违规金额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对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在业绩考核上还缺少制度性安排,跟踪审计的成果不好量化,难免影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是现行审计规范与跟踪审计的特点不相适应。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跟踪审计的法规制度,而现行审计规范与跟踪审计的特点不相适应,使得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难以对跟踪审计项目作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增大了审计风险。

  三是审计监督与建设单位管理的职责界定困难。审计人员介入项目的各个环节,容易陷入管理者的角色,导致责任不清,增加了审计风险。

  四是跟踪审计人力与复合型审计人才不足。跟踪审计工作业务量大,事务繁杂,时间紧、政府要求高,建设项目个性化特征及管理复杂性特征与审计人员力量的矛盾十分突出,现有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容易形成不正确甚至错误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审计风险。近几年来,为了弥补审计力量的不足,审计机关聘用了大量的中介机构人员到国家审计队伍或委托、授权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但是,由于这些中介机构是在分享国家审计的权力,加之其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障,从而放大了国家审计的风险。

  四、加强和改进跟踪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审计机关应研究和制订跟踪审计的法规制度体系,规范跟踪审计全过程,防范审计风险尽。尽快出台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的指导性意见或业务指南,建立和完善跟踪审计的程序和审计规范,为实施跟踪审计的审计组和审计人员提供衡量的标准,使跟踪审计逐步走入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中。

  (二)审计机关应尽快研究和完善跟踪审计考核指标,建立跟踪审计综合考核体系。审计机关应尽快研究和完善跟踪审计考核指标,建立跟踪审计综合考核体系,将通过审计促进相关政策和制度出台或完善的数量、通过审计建议减少的损失浪费金额、核减的工程投资额等内容也纳入跟踪审计考核指标,建立既有直接指标、又有间接指标的跟踪审计综合考核体系。

  (三)以跟踪审计为载体,全面拓展审计内容。大力推进工程造价审计,加大对工程实体和环境跟踪观察的力度,加强对合同管理情况的跟踪了解;大力推进绩效审计,帮助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推进资源环境审计,重点关注土地、矿产、森林、海洋等国家重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环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生态建设保护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等。

  (四)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跟踪审计成效。改进跟踪审计项目组织方式,整合内外部资源,科学调配审计力量;创新技术方法,深化计算机审计,积极探索联网审计,主动实施信息系统审计;大力推广设备仪器辅助审计,在继续推广应用GPS定位仪、全站仪、取芯仪等设备仪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使用更为有效的设备仪器和技术手段,保障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创新具体形式,提高跟踪审计的针对性。根据资金运行和项目建设周期,开展阶段性跟踪审计,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针对资金运行和项目建设的重点环节进行跟踪审计,节省人力物力,保障审计效果;对特殊审计项目开展同步跟踪审计,充分掌握资金运用和项目建设情况,最大限度获得成果;对同期同类、同一行业或系统的建设项目开展批量跟踪审计或行业、系统跟踪审计,以扩大审计成效。

  (六)知识结构调整及更新,培训复合型人才和聘用专业人才相结合。由于跟踪审计是对项目全方位进行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对各环节均要有所了解,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调整知识结构和更新观念,培训复合型人才。针对特定的行业和专业,要在审计组中配备专业人才,并实施专家咨询制度。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zoe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