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审计人员的“三维思考”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什么是“三维思考”和内部审计人员“三维思考”的必要性,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审计人员“三维思考”的方法和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进而得出结论:内部审计人员不应单纯地对企业内部财务收支、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责任等进行审计,而应运用“三维思考”的方法从经营者、管理者的角度对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及经营管理全过程开展审计分析,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关键词:三维思考;审计分析;效益;发展
一个优秀的审计员应该具有较强审计专职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严谨的职业道德水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优秀的审计人员特别是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应掌握财税知识和本专业知识,还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并有机地与审计业务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才能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改善。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有较强的“三维思考”能力,并运用“三维思考”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何谓“三维思考”?简单地讲,就是立体思维,换位思考,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就是用自身了解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对企业管理全过程实施审计、分析、评价。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从经营者、管理者和国家、企业等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以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服务职能。
“三维思考”可以是横向比较思考,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思考,更应当是发展性地思考。“三维思考”不仅要对企业的效益性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还应当对企业的发展性指标进行分析。
现就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如何运用“三维思考”进行审计分析谈点个人的浅见。
一、内部审计人员三维思考的必要性
我们通常开展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会计信息质量审计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实施审计,运用“三维思考”的方法进行审计分析,为经营者、管理者的决策提交真实有效的信息。
企业以稳定为前提,以盈利为目的,以发展为目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些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关、停、并、转”的现象,使一些员工下岗歇业,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没有认真研究、领会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及时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一味地求稳,不求变,导致企业被社会淘汰,产品被市场淘汰,主要表现为这些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不能满足新市场的要求,产业工人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步伐等。进一步深层次地分析,是这些企业的职能部门没有发挥职能作用:即没有人去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没有人对产品的市场进行可行性研究,没有人研究、开发、储备新项目,没有人向企业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提交关于企业发展的研究报告等等。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只是对企业内部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只是对经济责任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审计,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进行审计,而没有对企业产业的效益性和各环节的效益性及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审计分析。
总之,简单、陈旧的审计方法和工作理念禁锢了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束缚了内部审计人员分析思路,导致审计分析没有从多角度、多方位展开,不能给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发展性的审计分析报告。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三维思考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三维思考”的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监督者,有义务对企业经营管理诸环节运用“三维思考”的方法进行审计分析。
首先,在掌握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广泛涉猎与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有关的知识,并适时地与审计分析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审计分析的质量和深度。如法律法规知识、企业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与审计过程和审计分析有机结合,有助于拓宽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和分析范围,有助于提高审计分析的质量和深度。
其次,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和安全生产业务流程诸环节,分析各职能部门是否充分发挥职能,是否存在不需要的机构和冗岗、冗员,是否有应设而未设立的机构。通过分析组织机构设立的科学性和诸环节的健全有效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三维思考”的能力。
最后,通过开展企业内部绩效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提高“三维思考”的能力。绩效审计应针对企业生产业务诸环节的效果性及企业的创收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审计分析,同时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大环境展开分析,不断拓宽分析范围;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展开审计分析,达到内部审计人员“三维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内部审计人员“三维思考”的运用
(一)重视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分析
思考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是否强劲。
对组织机构的分析,主要包括各职能部门是否充分发挥作用,各职能部门设置的时效性如何;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较强的发展空间;生产业务各流程、各环节是否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企业内部岗位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实现了“人尽其才”等。通过分析向管理层提交行之有效的分析报告,促使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设置更趋科学、合理、有效。减少企业的冗岗、冗员,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各岗位、各流程环节的潜能。
(二)重视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的分析
每个企业都力求在空间上做大,时间上做久。为此,企业会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自身的特点制定年度奋斗目标、短期发展规划和长远发展规划。审计部门应据此确定年度审计重点和中长期审计目标和方向。按照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情况开展预算事项的事前审计、事中跟踪、事后分析,并及时向规划部门和管理层提供分析报告,协助完善企业发展规划,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日常审计时,应围绕企业的发展规划对企业的生产业务流程(物流管理过程、产品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过程)进行审计分析。按绩效审计的要求对原材料的采购环节、仓储管理环节、产品生产环节(原材料消耗环节)、产成品入库环节和销售环节的效益性进行审计分析。原材料的采购是否依据产品产量的需求,产量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买方市场的需求,采购过程是否合法、合规,原材料的质量、价格是否执行国家、企业的相关规定;仓储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超储、积压、变质、毁损现象;产品的生产是否按销售市场的需求组织实施,原材料的消耗有无浪费、丢失、毁损现象;产成品的成本核算过程是否真实,残次品率是否在企业规定的标准之内;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否畅通,销售价格的确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与市场现行价格一致,有无以次充好影响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的现象;企业内部的资金流通是否畅通,是否有挤占流动资金影响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现象等。
审计人员将各环节的效益进行横向、纵向及发展性思考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完善企业流程的管理。
(三)重视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
思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着丰富的内涵,内部控制制度不在多,而在精、在实用、在执行力强。企业围绕其业务流程诸环节和设置的职能部门,为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资产的完整和增值及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的一整套管理办法和制度、措施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审计人员在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环节后,应对各职能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各流程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计分析。主要针对组织机构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材料采购控制、生产过程管理控制、销售过程管理控制、市场管理控制、项目开发储备管理控制、人才引进机制的管理控制等进行效果分析,检查有无缺漏、繁琐等现象,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审计人员采用调查法、流程图法等对内部控制制度适用性进行审计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符合性测试,并将分析结果付诸实施。
(四)重视对企业发展的思考
企业力求在空间上做大,时间上做久,就必须有职能部门在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出谋划策:有人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和其他的相关政策;有人研究规划企业的发展、未来;有人研究如何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有人研究新项目的筛选和储备等等。内部审计人员应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协助各职能部门开展各项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有机地与审计分析相结合。
在企业内部绩效考核时,运用审计手段对企业制定的发展性指标进行考核。发展性指标集中表现在新项目研发储备、市场开拓能力、人才引进机制等。审计人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从管理者的角度对发展性指标进行审计分析,为经营者、管理者提供可靠、有效的决策依据。
(五)重视各环节、各职能部门团结协作、促进发展的思考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必须有一个或几个团结的团队在努力工作,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决策者的参谋部门,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运用宽泛的“三维思考”能力和训练有素的业务操作技能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在各环节流程之间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促进企业形成团结协作的团队。
作为一名内部审计工作者,不应单纯地对企业财务收支、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而应不断地拓宽审计范围,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运用“三维思考”方法,从经营者、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审计分析,为企业发展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 聂文远。浅议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2010-7-19.
[2] 马俊玲。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农业会计,2006(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