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审计人员 > 内部审计

浅谈管理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实施

来源: 王虹 2011-02-22
普通

  【摘要】 近年来,随着企业转制、转型和企业产权实现多元化,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正在向多元化的大企业集团迈进,企业决策层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正在从传统的“纠错防弊”向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和防范风险能力方面转变。因此,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将管理审计作为了新的探索模式和方向。文章将从实施管理审计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管理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实施作初步探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关键词】 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实施

  着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管理组织、管理机能、管理制度等方面,通过对其进行审查和评价,达到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流程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目的。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向高层次的管理审计转变。管理审计是什么?它是企业为了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对本单位的经营管理行为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诊断;对管控决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进行督导和调研,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出具评价意见,并提出相应咨询建议的一种活动。它的工作目标是使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导向符合企业的战略决策要求,管理过程安全规范,资源配置集约高效。

  一、实施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一)管理审计是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需要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管理审计的着重点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活动及其相关的效率和效果。它能够评价企业的各项管理及与其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及目标等是否存在缺失或不当,从而帮助企业完善基础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二)管理审计是企业提高防范风险能力的需要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随时会发生变化,为企业带来经营风险。管理审计能够通过对企业投资决策的程序进行检查评估、对投资项目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等进行必要的因素分析和量化评估,进而提出审计意见,帮助企业采取补救措施,使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提高企业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达到避免或化解风险的目的。

  (三)管理审计是企业增加价值的需要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无论对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使用和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信息系统等过程的管理多么到位,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管理漏洞、流程不衔接或管理错位和不协调。管理审计可以通过检查管理控制的过程,发现管理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来达到改进管理、增加效益的目的,为企业增加价值服务。

  (四)管理审计是企业投资和管理层次的多元化需要

  随着企业大规模跨区域、跨行业发展,出现了许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集团公司,这使管理层的控制难度在加大,管理层更重要的是在考虑如何对所属子企业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控制,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得到贯彻落实。为此,集团母公司需要借助内部审计的手段,对所属子企业的管理流程及其控制环节实施管理审计,对其经营状况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从而达到强化子企业内部管理的目的。

  二、实施管理审计应关注的基本内容

  管理审计主要应从内部控制和管理效益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检查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对企业各项经济资源的利用是否节约、合理,各项计划和目标的执行结果是否与预期结果一致等进行审查评价。具体来说,管理审计的内容与企业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相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与计划职能相关的内容

  计划职能是指企业将整体战略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活动计划并逐层展开,通过加强各层级的协调,从而将这些活动一体化,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其审计内容包括:

  1.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经营计划的制定程序是否科学、清晰、可行?

  2.整体战略和经营计划是否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紧密相关?是否能切实保障目标的实现?

  3.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经营计划是否能够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经营计划的展开、分解或下达是否恰当?是否以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能力为依据?能否保障整体计划顺利实施?

  (二)与组织职能相关的内容

  组织职能是指企业要决定为经营目标而设定的任务是什么,谁去完成这些任务,任务之间怎么分类组合,如何设定和分配报告、决策的层级等等。其审计内容包括:

  1.是否建立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组织架构?2.企业内部分工和岗位设置是否明确、健全、恰当?职责是否清晰?被赋予的权限是否合理?3.各职能部门或分支机构运作是否协调?沟通是否顺畅?4.能否保障员工队伍的高素质和高绩效?5.是否能根据环境变化适时进行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方面的变革?

  (三)与领导职能相关的内容

  领导职能是指企业的管理层需要指导和协调本企业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各种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部门、人员之间的冲突等,以达到高效运作的目的。其审计内容包括:

  1.管理者是否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2.管理者是否具备了相应的指挥协调能力?3.管理者所带领的团队能否胜任相应的任务并不断创新和提高?4.管理者及其团队能否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的目标并高效率地实现其目标?5.是否建立了恰当有效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以确保员工按要求高效工作?

  (四)与控制职能相关的内容

  控制职能是管理职能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指企业要对各类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提供合理的保证,监控各层级的工作绩效并与设定目标进行比较,及时纠正偏差使企业回到与目标一致的运作轨道上来。其审计内容包括:

  1.是否建立了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内部控制部门?2.控制部门的工作是否有效?3.是否建立了健全、有效、安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它能否及时、准确地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各层次管理者?4.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是否经济、高效?5.针对各类活动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恰当、合理和有效?

  三、实施管理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目前我国的管理审计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许多企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结合企业现行管理实际,管理审计可参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确定审计内容

  通过与企业管理层的交流、研究,获取管理层所关注的管理重点,按照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决策文件等,初步确定审计基本重点,以服务于企业管理层,提高管理审计质量。

  (二)了解基本情况

  通过与各层级的管理者、技术人员、职工进行座谈,了解其管理情况、业务流程和处理程序,通过调阅以往的审计报告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财务及经营情况,奠定审计基础。

  (三)审查与审计内容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有效性、适当性、协调性

  (四)比较实际控制系统和理想控制系统,找出遗漏的控制和管理缺陷

  针对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在客观、独立、公正原则的基础上,找出被遗漏的控制点。

  (五)评估控制系统

  对发现的管理制度缺陷,要判断缺陷带来的影响,同时把审计侧重点放在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跟踪上,达到预防和降低风险和失误的目的,保证审计工作有成效。

  (六)提出审计报告

  在全面整理分析审计工作底稿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审计工作,向被审计单位介绍审计情况,确定审计意见的类型和措辞,撰写审计报告。

  按照上述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应依据国家政策法规、企业制度及决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先进企业的管理实践和管理专家的经验等,采用标杆法、规范法、功能目标法等具体方法,对企业的特定管理内容实施审计,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鉴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对这些具体方法进行一一赘述。

  四、实施管理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正确区分管理审计与其他传统审计

  除管理审计外,企业中还存在许多其他类型的审计,如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人员需正确区分管理审计与这些传统审计的不同之处,从而保证管理审计的有效性。

  1.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

  管理审计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财务审计的许多方面可以被管理审计参考、借鉴,但是二者的区别较为明显,表现在:财务审计依据的是《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财经法规,主要审查企业的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规性,并提出防护性意见;而管理审计则是依据公认的评价管理活动的标准和原则,对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升企业价值。

  2.管理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与管理审计极为相似,都突破了财务审计的范围,涵盖了企业全部的经营管理活动并向管理领域延伸。但管理审计的着眼点是“管理”,经济效益审计的着眼点是“经济效益”,“管理”概念的范围显然是要大于“经济效益”的。如环保性和公平性评价往往不会被纳入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范围。

  3.管理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与管理审计的审计范围均突破了财务审计的范围,延伸到了整个管理领域。但是两者也有着根本的区别,表现在: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的真实性、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领导人廉洁自律情况的审查,对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的评价,是着眼于过去的;而管理审计则是着眼于未来的,是以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控制风险、增加企业价值为目的的。

  (二)要转变传统审计观念,合理定位管理审计

  审计人员首先要引入先进的审计理念,明白管理审计是未来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审计人员要从传统审计入手,去揭露管理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和解决方法,从而改进管理和提高效益。其次,被审计单位也应转变观念,认识到审计的真正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达到效益最大化,与管理者、被审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建立起审计监督与审计对象、业务部门的伙伴关系,使审计监督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三)要独立、客观地实施管理审计

  管理审计除了定性分析外,更多地采用的是定量分析法。审计人员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为依据,加快管理审计的建章立制工作,减少管理审计的随意性。对审计过程涉及到的没有现成的规范性标准的事项,要运用分析程序,以单位预算、本企业历史最高水平以及其他经营数据为依据,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讨论,达成共识,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激励约束机制

  管理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直接成果相对不大,但被采纳的审计建议带来的间接效益却可能非常大,因此,管理审计的成果不好量化,不很直接,且短期内不易显现,审计人员业绩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企业要在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做文章,在对审计人员考核时,应加大对管理审计的倾斜,引导审计人员在这方面下工夫,为搞好管理审计提供保障。

  (五)要加强审计人员学习培训,提高审计业务素质

  管理审计的专业性很强,它依赖于审计人员的审慎性和创造性,实施管理审计的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在掌握财务、统计、审计知识的同时,还需掌握企业管理决策、生产工艺流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评价,作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判断,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内控的薄弱环节,并据此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协助整改,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

  总之,内部审计应将管理审计作为今后的工作发展方向和核心业务,将审计工作的目标放在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加企业价值上,定位于“管理、效益”,运用科学、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老A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