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审计人员 > 政府审计

我国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探析

来源: 付道美 2010-09-26
普通

  摘要: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在我国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的情况下,政府投资效益尤为重要,通过列举我国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对策。

  1 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财政通过下达国债资金计划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地方工程建设投资主体也日趋多元化,政府投资的规模和比重逐年增加,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投资4万亿用于扩大内需,所以审计机关在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历史资料来看,一些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发挥不甚理想,有的甚至等同于无效用投资,不仅给国家造成损失浪费,而且还导致国民经济的失调,审计机关如何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为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

  2 我国政府投资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

  2.1监管部门多元化

  我国的政府投资建设中,有发改委(立项、审批、招投标)、财政(资金拨付与财务管理)、审计(资金运用)、建委(建设监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使用)、质量监督、监察、纪委等部门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的监管。监管部门比较多,但监管效果并不理想,还容易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在监管过程中出现大家一起管,大家都不管的局面,使监管工作难以进行;另外,各部门的监管侧重的角度不同,依据的方法和标准也不一致,所以造成各部门监管结论的不一致,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冲突现象,令项目负责人无所适从,也使效益审计难度增加。

  2.2政策依据繁杂,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建设项目的过程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综合特征。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立法,完善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执法环境。一个完善和健全的效益审计的法律环境应该包括:效益审计的法定要求、实施效益审计的法律法规规定、效益审计结果的法律法规规定及其他与效益审计项目相关的规章制度。我国政府投资效益审计仍处于探索和深入实践阶段。2006年颁布的新的《审计法》有关效益审计的内容显得过于宽泛,并未涉及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实质性内容。

  2.3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

  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复杂而且工作量大,现在拥有的审计人员少,人员结构不合理,审计人员的结构以会计人员为主,懂财务专业的人员多,懂工程专业的人员少,特别是缺少应有的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决算审核等方面的专业审计技术人员。政府投资效益审计人员要具备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工程等,另外效益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要深入了解某些行业,并在评议项目效益时有深刻的判断。

  2.4大多数为事后审计,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比较少

  效益审计不仅对过去,也可以对现在甚至未来的事项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2006年新《审计准则》关于效益审计的规定,主要对“已发生或完成的”政府工程进行效益审计,如:三峡库区移民和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审计、三峡枢纽工程审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专项审计调查等。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较长,把审计介入时间安排在项目竣工后,因已经时过境迁,可能会造成合同确定的不合理价款无法追缴、建设中监理不到位、施工不到位甚至设计不到位等问题难于发现。

  2.5绩效审计认识不足

  政府绩效审计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登上历史舞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关于政府效益审计已日趋成熟。而在我国政府效益审计处于探索阶段,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对效益审计认识不全面,实务中不能清楚区分效益审计与传统的财务财政收支审计,过分追求大案要案,而忽视了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我国对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受托责任理论研究,特别是公共受托责任的研究明显滞后,许多基本问题尚未得到系统论证,理论研究滞后,所以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也导致了一些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和认识不全面。

  3 我国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对策

  3.1成立高层次、权威性管理机构

  鉴于目前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政出多门”、“条块分割”、“机构重叠”现象,应该借鉴深圳特区绩效审计的经验,通过成立一个高层次的,有权威性的管理机构,把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统管起来,审计经费由财政全额单列,全额拨款,解决部门之间职能交差,低水平重复监督的现状,建立专业化的监管队伍,加大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在市级审计局成立直属市政府的政府投资项目专业监管单位,独立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的跟踪执法审计,统一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预算、工程决算、招投标及项目竣工后国有资产的移交进行监督管理。

  3.2完善审计法规体系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大多数是关于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而政府投资效益方面的审计少而笼统,缺乏具体行为规范。现行《审计法 》、《审计法实施条例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针对政府投资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极少且不健全,更谈不上规范,应该结合国际国内经验和做法抓紧建立有关政府投资审计方面的法规、管理条例、工作程序、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健全工程投资的法制管理体系,使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进行,丰富和完善我国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法规制度;及时制定统一普遍适用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明确评价原则,确立评价方法,并在此框架下制定或修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逐渐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从而为效益审计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3.3人员结构合理化

  绩效审计领域比财务审计领域更加广泛,也比财务审计复杂。为了适应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我国应形成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以使审计人员能胜任绩效审计工作。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是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之一。我国在聘用审计人员时,应考察人员素质结构的综合性。通过吸收、聘用、外送培训等方式,重点解决专业技术审计人员问题,组建培养自己的德才兼备的工程投资审计队伍。

  3.4实行全程跟踪审计

  国家投资项目周期长、控制环节多、专业技术复杂,政府投资效益审计应该打破传统审计的事后审计,改为全程跟踪审计,以工程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项目竣工后国有资产移交工作为主要控制环节,突出抓好决策审计、 管理审计、 效益审计,对重点投资建设项目要提前介入,从源头抓起从项目决策管理人手,对工程立项、审批、设计、施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审计。控制投资,控制工程造价,防止高估冒算行为。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遏制偷工减料将工程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5转变思想观念

  要想改变目前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全面的局面,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效益审计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不断更新观念还要进行视角创新。国家应该加强效益审计的宣传工作,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和重视效益审计,在实务中结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充分借鉴国外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先进技术方法,走具有创新性审计之路。

  4 结语

  政府投资效益审计分析评价的内容广泛,不同的投资项目因投资目标的差异各有不同的分析评价侧重点,要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予以灵活运用。总之,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资金全过程监管,提高投资效益,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从目前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支出效果的管理,是当前审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审计任务。

  参考文献

  [1]于良.浅析政府投资绩效审计[J].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学《西部财会》,2008,(6).

  [2]李晓霞,林婷.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7,(2).

  [3]于保和,曹成立.谈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2).

  [4]周生震.戴述荣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6,(1).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lcl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