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审计人员 > 外部审计

中小企业的审计及其风险分析

来源: 来自网络 2008-07-21
普通

    【摘 要】中小企业企业因为在国名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目前蓬勃发展的趋势,对于其实施有效的审计,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则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由于中小企业的涉及行业的广泛,以及各自特点的不同,因而在审计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比如缺乏严格的内控制度,完整地会计档案,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审计人员在给与审计的时候,考虑的不仅仅是审计工作,还需要给企业提供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关键词】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相关建议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DP,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present,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providing the high quality auditing report to the market. Nowaday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a lager of range of business, individually, they have these owe characters,such as lack of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short of accounting history books and complex people relationships. All of these produce great risk in for the auditors. Given the facts, auditors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auditing job, but also provide some practical advic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all these enterprises.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the investor with high quality auditing report as well as evade the risk.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udit, risk, suggestion
 

  一 引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革命的深入,国外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动手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研究。美国政府将中小企业称为“美国经济的脊梁”,里根总统曾指出:“中小企业是我们自由经济制度的心脏和灵魂”。日本经济学家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中小企业是“日本大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印度尼西亚政府则计划在国内建立8000个信息站,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中国台湾则把中小企业当作是“台湾地区经济的中坚力量”。 目前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对于中小企业进行客观,公允的审计,向社会出具真实的,高质量的审计报告的重要性,在当今的大环境下,显的格外重要,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作为背景,来研究中小企业的审计及其相关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战略性作用。2001年9月上旬,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召开部长级会议,专门研究探讨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为同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各国首脑会议做准备。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希望通过务实的研究来提高中小企业审计的质量,降低其审计风险的目的。同时,国际化并购浪潮的兴起,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一方面投资者希望得到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也迫在眉睫。因而,从宏观的层面上来看的话,无论是提高审计的质量,还是降低审计的风险,最终的意义还是在于,微观层面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宏观层面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于对于对于中小企业外在环境的分析,及其自身特殊性的剖析,来探讨对于审计难度在哪里,同时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也从企业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能不够得到很好的完善,为什么提高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这样一件好事,在企业的实施中却很难的展开,甚至还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二 文献回顾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涌入中国市场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提高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就显的极其重要。近年来,有关财务审计方面的丑闻层出不穷,其中有关中小企业的案例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本篇文章中,分成了这样几个部分来探讨,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小企业审计的重要作用及难点,中小企业审计上的自身特点及特殊性,对于中小企业审计所存在的风险分析,相关可行性建议,这几个部分来阐述目前在中国的对于中小企业审计的情况。从大量的国外经验以及事实来看,重点抓好对于中小企业的审计,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的能力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考虑到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以及中国目前一些中小企业的不规范操作,与此同时中国的会计准则越来越向国际化的标准靠拢,在这一对矛盾之下,对于中国的会计事务所及其审计人员应当在符合会计准则下,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审计的质量。相信当中国的中小企业能够坦然的面对审计人员时,那么中国的经济一定是健康稳定发展的。

  而要提高中小企业的审计质量的目前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有效的获取真实可靠的财务书记以及相关的财务数据报表,在目前中国的现状下,很多的中小企业主要是私人企业,家族企业,业主为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对账面进行处理,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取得真实的财务数据。很多外资银行,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风险评估体系,并不是根据审计人员的审计报表以及企业上账面的业绩来考虑是不是给予贷款。为此。审计人员了解行业的特点,结合特定的企业现状来进行审计,将可能遇到的审计风险考虑周全,并拟定好相应的对策,使得审计的结果尽可能的公正,客观,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审计报告。

  在以前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和专家也提到了相关的问题,但是存在的不足就在于重在提出对于了如何改进审计的流程,对于中小企业的分析也比较注重从一个比较广的面展开,这样就导致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如果不能够对于相关的风险进行评估,不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那么就不能提出一个符合实际的,有效的改进方法。另外,中国很多中小企业虽然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也因为规模的大小,行业的不同,会有很多的差异,在操作的手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本文中笔者认为,除了针对一些共同的问题提出建议外,还同时希望相关的审计人员对于自身审计的有着深刻的了解,不因为时间的紧迫的客观因素,最终造成审计质量的低下。

  三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便是在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作用也非常突出。欧盟从1994年开始实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研究与开发工作的《第四个科技发展研究框架计划》,预算为123亿欧洲货币单位,1997年又提出了发展中小企业新战略的政策报告。英国布莱尔首相认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小企业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而且还孕育着新思想”。德国把中小企业的发展看作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法国总统希拉克呼吁:“我们必须对涉及中小企业的各种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它们那些不必要的负担,促进它们的发展”。而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吴敬琏也曾提出:“发展中小企业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国有下岗职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这一段起,局部性的效益,中小企业更是当代经济中的主要创新力量。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战略性作用。2001年9月上旬,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召开部长级会议,专门研究探讨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为同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各国首脑会议做准备。由此可见,中小企业问题,在各国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中极具战略重要性。国际经济界与学术界都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随着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所带来的提高技术水平、加速技术扩散、发展地方经济、稳定地方社会治安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迁移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到2001底,我国共有中小企业2930万个(其中个体企业2540万个),从业人员17400万人,资本金66600亿元。我国中小企业个数占我国全部企业个数的99.9%;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50.5%,中小企业解决的就业量占我国城镇总就业量的75%以上,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中小企业完成的税收占我国全部税收收入的43.2%.然而,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各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都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突出的是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不足,生产消耗高,融资渠道不畅,亏损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己为世界经济增添了许多困难,甚至延缓了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因此,而在限制着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都指向一个关键——审计,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才能为投资者提供高透明度的市场信息,从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等等问题的改善。因此,针对其特点,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促进其健康成长,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顺利与世界经济接轨,这些己经成为我国在新世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中国加入WTO后,在众多外商到中国来开发市场的同时,国内的中小企业也都蓬勃发展,甚至飘洋过海,去海外淘金,鉴于这样的现状,中国的审计业务也随之飞速扩展,目前,我国除了有15万左右的外商投资企业(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和31.5万国有企业外,还具有近3000万中小企业,对于这块巨大的市场,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也纷纷开始调整策略,将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的客户来争取,比如普华永道在其审计业务中总共分为5个板块,而其中专门有两个板块是针对中小企业。国内的一些会计事务所的竞争更是如火如荼。2004年底,普华永道的在中国大陆的审计收入为12.4亿人民币,四大中规模最小的安永收入为6.4亿人民币,即使对于国内的会计事务所,国内规模最大的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收入也达到了1.5个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这对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对于无论是中国的国民经济,投资者,还是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都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为此,国家自1997年1月1号就颁布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3号——小规模企业审计的特殊考虑》,以促进中小企业审计业务的健康发展,其中的第二条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为“营业额或资产总额较小,职工人数较少,职责分工有限的企业,如果从审计的角度来解读,可以理解为”营业额或资产总额较少,企业规模有限,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划一,再管理上,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对较为集中“。但这种定义很难在实务中操作,因为没有给出一个量化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会计师本身的学识及经验来判断,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也许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异,在目前,各国对于中小企业也没有一个普遍的定义,美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的较为完善,如果根据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为:: (1) 独立经营管理 , 通常由业主自己经营管理; (2) 个人或小集团投资并拥有所有权; (3) 其产品或劳务主要为当地市场服务; (4) 企业规模在同行业中相对较小。只要具备上述条件的两个,则认定为中小企业。而欧盟执委会1996 年4 月3 日所作的建议 , 将中小企业定义为拥有雇员少于 250 名、年营业额不超过 4000 万欧元或者年资产负债表总值不超过 2700 万欧元的企业 , 并且没有企业或者若干企业 (本身不是中小企业) 拥有该企业的25 %或者更多的资本或投票权。我国虽然在目前没有一个统一个标准,但对各行各业有一个大致定量的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 , 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 , 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具体各行业的标准如下:

  四 中小企业审计的重要作用及难点

  众所周知,目前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是我国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审计制度,改经审计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对于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近两年来,国家和地方银行,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掌,都在政策上相应的发生了调整,开始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等金融支持的力度增大,而这些金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的信用记录,企业经营状况,资产负债表等来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金融支持,所有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客观有效的审计结果的公正,公允。

  因而对中小企业的有效审计,能够促进地方金融机构的完善。

  2. 能够减少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负担。目前情况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些中小企业,都处在转型期间,往往发生某些中小企业鲸吞国有企业的情况,结果这个中小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只是空手套白狼,鲸吞国有资产。另外,有些地方政府官员考虑到地方情况,以及某些企业为纳税大户等等因素,对于这些企业无论是政策上,还是财政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事实上,如果将有效,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公布于公众,那么也就能够帮助政府看清企业的真是经营状况,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有效的保护国有资产,减少地方政府的负担。同时,有效的审计能够减少偷税漏税的情况,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3. 有利于树立投资者的信心。中国的中小企业,一向在诚信问题上给投资者很大的担忧,往往发生了把钱投了,人也没了,投诉无们的情况。目前,很多类似的纠纷一旦发生,往往最后是无疾而终。事实上,对于目前处在国家大力引进外资的大前提下,这种做法会令很多投资者忘洋兴叹,只有审计的结果是行之有效的,才能让投资者区分良莠不齐的企业,树立信心。

  当然,在对于中小企业审计的过程中,存在这很多的难点,最大的难点是在于信息的透明度及真实性,渣大银行的中国区总裁曾说过:“在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开放后,我们首要作的一件事,就是建立对中国中小企业有效的评估体系。”郎咸平教授在财经郎闲平节目中也曾表示,中小企业对外公布的报表的真实性,实在很令人担忧。对于一些家族式管理企业,地方性保护企业,想要取得其真实的财务数据,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提供合理,有效的审计结果,目前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取得真实的财务数据。

  五 中小企业审计上的自身特点及特殊性

  虽然对于中小企业在不同行业的规模上有了大体的了解,但对于被审核的对象,其特殊性和需要考虑的东西还远远不止于此。从整体上看,中小企业往往生产布局不合理,从事行业范围狭窄,科技含量低,产品重复程度高,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就有上千家之多。从事商业贸易的占多数,真正从事实业,科技开发的很少。在管理上,以家庭式管理为主,目前我国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中小企业很少,大多没有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统,近20%的企业还没有计算机。此外,技术水平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以美国为例,每 1美元的 R&D费用取得的创新数量中 , 中小企业的创新占全部创新的55 %.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不到 0.14 %.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 , 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 5 %以上 , 企业才具有竞争力 , 占 2 %仅够维持 , 不足 1 %的企业则难以生存。可见 , 如果不改变这种格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非常有限。人才的缺乏,政策配套的不完善以及融资的困难,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疏于对自身内控,财务制度的完善,造成产权不明朗,监督机构形同虚设,很多企业甚至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设个所有者无法约束经营者。在内审部门方面,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隶属于财务部,同属于一个领导人,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从内审职能上看,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在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述因素考虑,中小企业在审计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内部控制体系统缺乏,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由于规模较小,那么机构和人员则较少,是个业务环节大大的减少,流程也较为简单,这样一来,必然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流程。在大企业中,完整地流程以及分明的职责,在中小企业中,很难做到,考虑到投入及产出,企业主很可能让部分员工一身兼数职,有时候会计和出纳竟是一个人,机构设施简单,而人员职责又错综复杂,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外,中小企业往往变更注册资金或者在注册后将资金还给债权人,此类财务管理不规范的结果,是的注册会计师想要了解系统的了解一个企业的成本等必要信息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此外,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建立会计档案,缺乏历史依据,以前会计年度的注册资金,应收帐款等财务状况无法监管,而且中小企业家族式,夫妻店所占的比例很大,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限制,企业财产转移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如婚变或是另作其他投资需要等等。目前会计师所出具的报告的法律约束力度不够,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无法监管。

  第二,往往管理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的大小,其规模的大小就表明了作为中小企业的出资方往往是少数几个投资者,甚至只有一个投资者。高层管理者的权利往往是凌驾于内部控制,监督机构之上的,考虑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大程度上会发生偷税漏税的情况,账务不清楚,原始票据不完整等等现象,而各个行业有千差万别,在审计的时候很难定下一个合理,有效地流程,确保审计结果的公允性。

  第三,在中国这个以人治为本的国家中,大部门中小企业往往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员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些支出在审计的角度来看并不合理,被审方也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而从人情或是其他角度来看却是必须的,比如,请客吃饭,或是逢年过节送得各项礼品,都是很大的一笔支出,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支出,统称费用,但又很难出具县官的票据,在审计的角度来看企业费用太高,管理效率低下,而从企业角度来看却是获得继续经营,得到政府扶持所必须的支出。另外,由于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崛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因而在其企业出具规模后,很多时候也会存在着从审计角度来看,不合理的借贷,而从人情这面来看,确是合情合理,在对于这部分的借贷,很难确定到底是应收账款还是属于坏账。

  第四,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性。对于很多企业,请会计师审计的目的并不是想让会计师审计出一个客观,公平的报告提供给市场,而是花钱买一份他们所希望看到的报告,聘请会计事务所的目的只是想通过对方的名誉,职业资格,最后买一个“公平,客观”的第三方报告,提供给投资者,满足融资的需求。尤其在目前的市场上,是会计事务所所求客户,企业认为,这家不愿意做,出高些的价钱或是请另一家做,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公正性可疑度很高。另外,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并与金融机构相配套的这类审计服务很少,这样一来无疑又给原本不乐观的审计环境雪上加霜。

  六 对于中小企业审计所存在的风险分析

    我们知道审计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必然存在着审计风险,具体定义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会计资料没有公允的反映其财务收支状况,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或者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会计资料已经公允地反映其财务收支状况,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没有公允地反映,并据此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或结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那种风险。例如,审计人员在那些他们所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能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报表提供了无保留意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指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仔细分析上述定义可以发现,审计风险的特点之一就是无意性,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串通舞弊、有意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是明知故犯的违法犯罪行为,由此而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不是审计风险。在定义中应该强调审计风险的无意性这一特点,以把审计风险和因有意作弊而承担的后果区别开来。 而对于审计风险的深入分析,能够使我们看清产生审计风险的源头是在哪里,在哪几个环节最为关键,在哪几个关口的风险最大,对于最后出具有效的审计报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整体来看,审计分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审计风险往往独立于审计人员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没有办法规避。比如一单位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制度基础审计,在审计方法上采用抽样审计,而在抽样是由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对于内控流程较为薄弱的中小企业,更是没有办法避免。

  潜在性。具体指会引起损失的可能性。在审计中,并不是所有的审计风险都会导致最终的损失,比方说,部分的错误在人们没有察觉的时候,无意识的别接受了,在以后就不会想到去验证,那么也就不会造成实际的损失。

  非故意性。在绝大多数的情况来看,作为审计人员是不希望发生审计风险的,固然有部分原因与主观相联系,对于审计人员来说,也许是能力或是经验上的不足,在审计计划编制时有欠考虑等等,或是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无法取得充分的数据,并非故意所为。

  过程性。审计分险并不是在某一个环节才发生的,而是贯穿于审计的整个过程。从计划的制定,到从企业开始审计,可能因为对于环境的陌生,对企业管理人员过于信任,从而匆匆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都有可能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为了衡量审计风险的大小,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曾在《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中给出了著名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其中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主要与审计单位自身及所处的环境有关,与审计人员无关。控制风险之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存在的错报,而内部控制为能够有效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作为审计人员,无法直接假定控制风险的水平,只能够估计被审核单位的内控系统发生这种状况的概率,对于缺乏严格,完备内部控制的中小企业,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对两者做出一个大体的评价后,再确定检查风险。目前在我国当前使用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也将这一模型的定义为审计风险的基本模型。在之后,由于该模型忽略了从宏观环境层面,公司战略,所处经济环境及行业竞争等等因素,提出了“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具体指会计报表在审计之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包括了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批露的认定层次和会计报表的针体层次,新的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我们已经知道中小企业主要存在着内部控制混乱,任意编造会计科目或混淆科目之间的关系,乱摊费用,不定期将账面上的产成品的数量与库存产成品进行账实核对等问题。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往往也良莠不齐,在宏观上往往也难找到具体的一特定的中小企业所相匹配的相关法律制度。考虑到第三部分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中,我们不难发现,主要存在的审计风险以及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原因来划分:

  (一 )客观原因

    1.法律环境不断变化

    在中国加入WTO后,市场逐步开放的同时,国家很多有关经济,贸易等等发条都发生了调整,同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的加大带来的是法律对之的相对宽松,原本灵活性很大的中小企业,更加的活跃,但对于审计人员来说,能够在审计的时候有具体的法条来支持,衡量,才是最重要的,与此同时,健康的市场发展又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发生了违约、失察等行为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 ,并因此损害了国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的利益 , 那么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法律追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对于这册会计师来说,多少有些两难的尴尬。

  2.审计范围的拓展和审计对象难度的增加

    在审计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审计的对象范围必然大大的扩大,其速度远远超过了制度准则的更新。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和运作效率进行研究和评价 ,而且还要就企业未来持续经营能力做出报告。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大公司那么规范的流程,完整地会计档案,在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 ,信息的风险很高 ,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增加 ,风险在所难免。

  3.审计责任的扩大和期望差距的存在,增加了审计风险

    所谓期望差距是指审计职业界对本身的认识与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界认识上的差距。长期以来 ,审计职业界一直认为 , 只要按照审计准则去执行审计业务就是履行了其应尽的职责 ,并把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区分开来 ,认为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 ,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而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不仅仅是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准则就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提出审计意见 ,而且还要求审计人员能够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舞弊和错误。无疑,期望的差距给会计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额外的工作量,而中小企业在责任的划分上,一向没有一个明确地概念。在一个每家事务所都在拼抢客户的市场,如果说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还有考虑的余地,那么对与国内的会计事务所,对于这部分的工作没有选择的余地,那么风险也无可回避。

  审计报告的影响越来越大审计业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性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众多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与金融市场有关的利益团体都会关心审计 , 并愿意支付费用聘请审计人员 ,提高信息的可靠性 ,降低他们投资决策的风险。一旦他们在金融市场受到损失 ,就会从审计人员那里寻求补偿。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小企业,也开始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中小企业自身也求发展,希望能有更多的融资渠道,注册会计师所一方面面临的是一个快速成长而又相对不稳定的团体,另一方面面临的是极其严谨,苛刻的投资者,在这个两难的境地中,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二 )主观原因

  1.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监控不严

    在审计业内,有“放飞机”之说,具体是指审计人员发现了被审核对象问题,为了减轻工作量,而不上报的情况。对于最富盛名的四大,在审计中小企业的业务是,最短为一天,最长不超过5天,平均为3天一个项目,如此来看,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实在很难想象审计的质量,国内事务所的审计报告的质量更可见一斑。我国颁布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份 ,是使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符合独立审计准则要求的基本规范 ,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准则。如果事务所未能认真贯彻《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势必造成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混乱 ,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承接、人员委派、业务约定书签订、审计计划编写的不当;造成审计外勤工作、审计取证、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和复核等工作严重错误和遗漏 ,审计风险随之发生。

  2.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

    审计是一个需要运用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的职业。审计人员判断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审计人员从业质量 ,审计人员采用何种审计方法 ,收集多少证据 ,提出怎样的意见 ,都直接依赖 ,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审计经验是审计人员应拥有的一种重要技能 ,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各种专业知识 ,还需要有实务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是审计经验又是有限的 ,因为审计人员的经验是过去实践的累积 ,面对迅速变化的客观环境不一定能适应 ,因而即使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也会有误断的时候。目前,会计事务所考虑到成本的原因,通常在审计中小企业是,随行的审计人员往往非常精简,少至1—2名,多至5名,而其中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不超过2人,从年龄的角度来看,也往往在25-28岁,相对缺乏经验,尤其在短时间,这样的审计风险往往是比较高的。

  3.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

    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对审计的结论相当重要。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要求审计人员是高层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他们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 , 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但是 ,由于种种因素 ,并不是每个审计人员都能够达到上述要求 ,这也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审计工作的开展 ,影响审计质量。

  七 相关可行性建议

  鉴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对其实施行之有效,客观公允的审计服务,从目前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认为,可以从内和从外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1.从内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的管理。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有赖于良好的控制环境。企业的法人 (领导者 )应树立内部环境控制的风险意识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 ,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应有明确的认识 ,应走出误区 ,更新观念 ,强化管理。要为员工建立一个管理完善 ,控制有效 ,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正直、忠诚的员工 ,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 ,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 ,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 ,堵塞漏洞 ,消除隐患 ,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 ,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 ,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 ,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公司内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主要包括股东会 (或股东代表大会 )、董事会、经理班子和监事会。各职能部门授权一定要明确 ,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责任到位 ,且责任与权利对等。若管理当局明确建立了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 ,就可以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定期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估,注重改善也十分的重要。

  2.完善相关会计制度和财务流程

    通常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仅仅是审计部门关注的问题。其实 ,从企业的角度或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 ,更应关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因为它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有重要的直接的影响。建立科学、严密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安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基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抓好关键人 ,如分支结构负责人和财会部门负责人;把握关键部位 ,如审批程序、资金调度、交接手续、电脑操作密码等;管好关键物件 ,如重要的发票、银行票据、印鉴等;控制关键工作岗位如现金、银行出纳、收支事项及凭证的核准、实物负责人等。此外建立完整的会计历史档案,将需要审核的票据等录入归档,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对于审计报告质量的改善也极其重要。

  1为中小企业配备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事务所,长期合作。很多中小企业因为与会计事务所没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于会计师来说,很难再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对企业的了解也像是蜻蜓点水,而就企业来说,也很难从会计师那边得到合理的改进建议。因此,让中小企业与事务所建立长期的合作管理,或是让某一行业的事务所到某一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相信在效率方面会有很大的改善。

  2.对于中小企业的审计报告给与充分的重视。目前社会各方面比较关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提供,因为虚假的会计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无论是从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还是从小企业的经营者本身,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希望小企业会计制度发布以后,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以促进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如果占我国企业数量99%的中小企业能够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将极大地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国家更好地进行经济决策。

  3.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普及,改进审计数据的处理的方式。当前,审计人员配备手提电脑出外勤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 手提电脑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更多的是用于形成电子化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后期审计工作的报告撰写和报表处理等。在网络环境下, 审计人员面对海量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时, 如果仅靠 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 显然无法大幅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开展审计外勤工作前, 将相关数据文档交由被审计企业进行填制; 正式开始审计外勤工作时, 用审计软件对企业提供的基础财务数据先进行预处理。这种预处理相当于对网络环境下财务核算相关的海量数据先进行分析、筛选, 审计人员则避免了毫无针对性地直接面对海量数据。预处理后,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产生的相关报表判断、获取审计线索, 进而有目的地选择相关数据进行进一步审核。这样, 审计人员可以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有效地用于审计证据的获取,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以更好地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

  4.审计人员自身风险意识的提高。首先,可对初次接受审计的客户,应当同企业的经营者多次的接触,了解其为人是否正直,委托的目的何在。在确定是否可审时,对其会计账簿设置是否齐全,以及营业执照与纳税防伪申报表存根等形式资料是否相符进行检查,还应对会计账簿记录有无原始凭证支持,尤其是外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材料等有无外来发票和付款结算凭证;对投资入股的资产和短期借款等负债以及销售收入等收入有无收款结书等实质性资料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没有上述实质性资料或者只有少量的实质性资料,可判断为该企业没有实质性交易或者不足量的交易。对此,或要让其补齐或解除业务约定。

  其次,在确定可审的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在外勤工作日应一改过去先急于在办公室里对账、查抄账、抽凭及索取各种盘点表和相关文件的做法,多花点时间到该企业各处实地考察,了解办公场所、厂房、仓库等实际情况,并向一线员工询问了解生产经营等情况。同时,可结合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存货盘点表等资料进行年度投入产出实际生产能力的分析判断。一般情况下,实际生产能力难以作弊。如对虚增销售收入或隐瞒销售收入以及存货盘高、积压等情况,比较容易识别。这种做法实质上也是弥补计划阶段的企业调查程序。在对企业“整体”概况有了感性认识的同时,再结合抽盘程序、分析判断各种实物资产存在的程度,举一反三,找出简化审计程序的路子和项目,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

  八 案例分析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记华厦集团内审

  山东华夏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集团,下设6个子公司,5个分公司,注册资金2.13亿元,现有职工2800人, 2002年销售收入突破7亿元,集团公司于2003年7月份成立了审计科。2003年下半年,共开展基本建设项目审计24项,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控管理审计等5项。据测算,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审计就直接或间接促进企业增收节支600多万元。

  一、健全审计机构,强化审计力量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集团领导深深地认识到:要想规避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必须通过对管理的再监督来规范企业行为。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部审计协会的积极指导下,集团公司于2003年7月15日设立了专职内审机构——审计科,并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考了2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专职从事内审工作。同时吸收财务、技术、质检、仓库、基建、物资、售后服务7个科室10名兼职审计人员。审计科直接在董事长的领导下独立地开展工作,不受其他任何部门和领导的干扰。集团董事长对审计工作寄予厚望,要求树立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把审计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不留监督死角;要不断推进审计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深层次地挖掘和剖析问题,真正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和参谋。由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审计力量加强,使公司的内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

  二、多管齐下,努力提高审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

  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要做好内审工作,内审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一是通过参加业务培训、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等形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努力达到专业胜任;二是虚心向专家请教。由于集团经营范围广、业务繁多,在实际工作中,譬如物价审计、招投标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业务中,经常涉及到许多专业性问题,对此,我们虚心向专家请教或者直接请专家协助;三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并制定了一系列廉洁自律规定与审计人员守则,诸如每个审计项目至少有两人共同参与、对一些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工作要求回避等等,并将防止腐败与受贿作为对审计人员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强化审计,向内审监督要效益

  审计科成立之初,就给内审作了准确的定位:紧紧围绕集团的发展目标,努力提高集团经济效益。在大家的积极努力下,审计科切实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开创了内审工作的新局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实施了外协件加工费的招投标。针对公司外协加工件品种多、数量大、价格零乱的现状,审计科协同技术、生产、物资采购等部门对外协件加工成本进行核算,初步确定加工费标底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公开招标。通过招投标活动,不仅使外协件加工费比原来降低20.4%,全年可节约资金48万元,而且进一步优化配置了外协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对采购物资的价格进行审核监督。内审人员充分利用电话、传真、网上查询等手段,积极与供应客户联系,广泛收集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等市场信息,掌握主要材料的信息变化,督促采购部门比质比价采购。要求主要物资应经审计部门事前审计,采购部门在审计部门核定的价格范围内采购,并且要保证有两家以上的供应单位,以及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到生产厂家采购;大宗的物资采购符合招标条件的,要通过招投标选择供应厂家。通过审计部门比价审核,不仅价格降低,且质量有所提高。如铜芯电缆线一项,公司向4个较有实力的厂家发出邀请,参加价格投标,通过对质量与价格的认真论证,选定了供应厂家。仅此一项,年可节约资金5万元 .又如公司的主要原材料钢材,年需求量近8万吨。审计科成立后,直接与钢厂采购的比例由原来的53%提高到目前的80%,使采购价格下降5%,年可节约成本324万元;三是对成本费用严查细审。公司规定,一切非生产性费用必须经审计科审查,审计科没审核盖章的凭证,出纳不得付款,会计不得入帐。通过审计把关,将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费用堵住。同时始终对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密切关注,努力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比如发现油漆的成本很高,经调查其主要原因是利用率太低。内审人员进行了认真的核算,向领导提出了建议,促成了技术革新,降低了生产成本;四是参与基建工程项目的事前监督。针对公司基建工程多的情况,审计科侧重于项目的事前监督,积极参与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使招投标活动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行。公司规定,所有的基建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标;所有的招投标活动必须有审计人员参加。截止目前,审计科已参与了药业钢结构车间等39个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既有利于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又降低了工程造价273万元;五是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今年9月份,集团公司针对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出现的某些问题,实行“质量、服务封闭性整顿”。在整顿期间,审计科积极参与,根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反映强烈的问题,协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制定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从制度上堵塞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参考文献:

  钟穗筠  对小规模企业审计问题的一些探讨  《科技-企业-管理》  2005年第6期

    张云亭  浅议小规模企业审计的特殊考虑  《这册会计师通讯》  2006年第2期

    陈少芳  其实加强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Commercial Accounting》  2005年第11期

    李金泉  小规模审计的几个问题  《审计与理财》  2006年第9期

    许燕  王海兵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若干问题思考  《企业天地》  2006年第8期

    王晖  对中小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几点思考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年第9期

    陈文仙  中小民营企业年报审计工作的特殊性  《审计与鉴证服务》  2003年第7期

    李道岸  中小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业务的变化及其对策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5年第11期

    李锦标  叶虹  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风险导向审计  《财会探析》  2003年第6期

    饶奋明  浅谈审计风险的防范  《财经监督》  2004年第6期

    周洋  浅谈小规模企业的审计风险及防范  《风险管理》  2005年第8期

    李红  如何控制审计风险  《会计之友》  2003年第2期

    韩毅  浅析审计风险的成因,防范及对策  《财会分析》  2006年第4期

    许怀宇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上海三联书店  2004年  31页~35页

    武俊安  小规模企业的探讨  《社会审计》  2005年第5期

    叶祥凤  喻强  中小企业审计风险识别与防范  中央财经大学出版设  2002年  第25页~29页

    应唯  关于小企业及其会计制度建设的若干问题  《会计之友》  2005年第6期

    张庭会  小规模企业审计中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企业天地》  2004年第6期

    肖宝成 孙晓梅  中小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财会分析》  2006年第2期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