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高级会计师 > 复习指导 > 备考经验

200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七)

来源: 2005-07-16
普通

  第八章 财务战略与财务分析

  一、 财务战备

  企业财务战备管理是以企业财务战略为对象的管理活动,是对企业财务战备制定直至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树立以创造价值为导向的财务战略

  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价值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具,它既可以用来推动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入到公司各个管理层和一线职工中,又与企业资本提供者(包括企业股东和债权人)要求比资本投资成本更高的收益的目标相一致,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二) 建立以价值为基础的系统、具体的业绩衡量标准

  1. 管理层应当建立创造经济利润的理念

  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其计算过程如下: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 投资资本总额

  其中,投资资本总额是所有者权益与有息负债之和,投资资本收益率是息前税后利润总额(即净利润加利息)与投资资本总额的比率。

  传统的会计利润忽略了资本需求和资金成本,而价值管理要求将管理的中心转向经济利润指标。

  2. 设计有效的以价值为基础的业绩衡量指标体系。

  在传统的衡量标准中,产量和市场份额指标无法提供财务业绩方面的信息,在亏损的情况下还会增加产量和市场份额,从而损及企业价值;产值、销售收入及其增长指标,忽视了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会计净利润、每股收益指标只注重账面利润,忽视了资金成本,因此都有可能损害企业价值。

  在价值管理理念下,企业可以设计一套以价值为基础的财务和非财务业绩衡量指标体系,作为管理层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应当实现的指标。这些指标尽管也有缺陷,但是其衡量的目的是与价值管理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并可以对传统的业绩衡量指标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关键性的非财务业绩衡量指标主要包括设备利用率、生产周期、交货成本及其时间、应收应付款项周转率、单位产品成本、劳动生产率和废品率等。

  关键性的财务业绩衡量指标及其优缺点如下:

  (1) 总资产收益率与资本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总额与投资者平均投入资本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收益率=利润总额/投资者平均投入资本总额 100%

  这两项指标的优点是:注重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易于计算;缺点是忽略了资本投资者所期望的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难以对风险不同的行业进行比较。

  (2) 经济利润。

  该项指标的优点是:考虑资本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易于计算,缺点是难以反映多年的现金流量情况。

  (3) 净现值

  该项指标的优点是:考虑长期投资的货币时间价值,既可用于上市公司,也可用于非上市公司;缺点是难以作为公司日常经营的管理工具。

  (4) 股价与股票市值。

  这两项指标的优点是:易于计算和评价,完全透明化;缺点是只能衡量上市公司,可能不能完全反映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三)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有效的管理程序

  企业应当根据财务战略目标、业绩标准和价值管理的要求,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财务组织模式,并对各个组织层次的部门、人员设定业绩标准、考核要求、薪酬与福利等。

  在具体的管理程序上,以下三个管理程序对于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1. 战略规划。

  在战备规划程序上,企业应当:

  (1) 制定整个公司以及各业务单元未来若干年(通常至少3年)的战略发展目标,包括在哪些市场及如何进行竞争,以及量化的财务目标及资源需求预测等。

  (2) 公司高层应当通过对各业务单元战略规划的严格质询,指导业务单元的战略发展方向。

  (3) 及时根据战略实施情况,调整战略规划。

  2. 经营规划。

  在经营规划程序上,企业应当:

  (1) 将战略规划的第一年目标转化为一个详细的经营计划以及相应的财务预算计划,作为公司最高层和各业务单元领导之间的“管理合同”。这个合同同时被用作业务单元领导的责任以及权力的依据。

  (2) 公司管理高层通过对各业务单元经营及预算计划的严格质询和考核,指导各业务单元的经营运作。

  3.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在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上,企业应当;

  (1)制定有效的中高层管理者的业绩考核计划,以确保有恰到好处的管理力量,可成功地实施企业战略并发展未来的中坚力量。

  (2)建立有效的薪金及激励系统,以吸引及保留高素质人才,发挥员工积极性,建立价值创造和业绩至上的企业文化。

  二、 企业并购

  (一) 企业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扩张和增长的一种方式,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作为目的,以现金、证券或者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或者资产作为实现方式。企业并购实施后,被并购企业有可能会丧失法人资格,或者被并购企业法人资格保留,但是其控制权转移给并购方。

  (二) 企业并购的分类

  1. 按照并购双方产业、产品链的关系分类。

  企业并购按照并购双方产业、产品链的关系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1) 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待业或者生产、经营同一产品情况下的并购行为。比如,两个汽车生产商的合并,就属于横向并购。

  (2) 纵向并购。

  纵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的生产或者经营的产品或者所处的行业属于前后关联或者上下游关系情况下的并购行为。比如,加工制造企业与其原材料供应商或者产成品经销商的合并,就属于纵向并购。

  (3) 混合并购。

  混合并购是指兼具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特征的并购行为。

  2. 按照并购双方的意愿分类。

  企业并购按照并购双方的意愿可以分为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

  (1) 善意并购。

  善意并购是指并购方事先与目标公司协商、征得其同意并通过谈判达成收购条件的一致意见而完成收购活动的一种并购方式。

  (2) 敌意并购。

  敌意并购是指并购主在收购目标公司遭到目标公司抗拒但仍然进行强行收购,或者并购方事先没有与目标公司进行协商,而直接向目标公司股东开出价格或者收购要约的一种并购行为。

  3. 按照并购支付方式分类。

  (1) 现金购买式并购。

  现金购买式并购一般是指并购方筹集足够资金直接购买并购企业净资产,或者通过购买被并购企业股票方式达到获取控制权目的的一种并购方式。

  (2) 承债式并购。

  承债式并购一般是指在被并购企业资产不抵债或者资产债务相等情况下,并购方以承担被并购方全部债务或者部分债务为条件,获得被并购方控制权的一种并购方式。

  (3) 股份交换式并购

  股份交换式并购一般是指并购方以自己发行的股份换取被并购方股份,或者通过换取被并购企业净资产达到获取被并购方控制权目的的一种并购方式。

  (三) 企业并购决策

  1. 企业并购决策的基本原则。

  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应当根据成本效益分析进行决策。其基本原则是并购净收益一般应当大于零,这样并购才有利可图,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并购净收益的计算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首先,计算并购收益,并购收益应当为并购后新公司整体的价值减去并购前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目标公司)整体价值后的余额。即:

  并购收益=并购后新公司价值-(并购前并购方价值+并购前被并购方价值)

  其次,在并购收益的基础上,减去为并购被并购公司而付出的并购溢价(即并购价格减去并购前被并购方价值后的差额)和为并购活动所发生的律师、顾问、谈判等并购费用后的余额,即为并购净收益。其计算公式如下:

  并购净收益 =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并购费用

  或者将上述两个步骤归总,一步计算并购净收益如下:

  并购净收益=并购后新公司价值-并购价格-并购费用-并购前并购方价格

  2.目标公司价值衡量的方法。

  在并购净收益的衡量中,最为关键的是并购价格的确定,而并购价格的确定则依赖于对目标公司(即被并购方)的价值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是并购价格确定的依据,从而也决定了并购溢价的大小。

  对于目标公司价值的衡量,一般有市盈率法、净资产账面价值调整法、未来股利现值法等。

  (1) 市盈率法。

  市盈率法就是根据目标公司的估计净收益和市盈率确定其价值的方法。基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公司的价值=估计净收益 标准市盈利

  其中:估计净收益可根据目标公司最近两年1年的税后净利润、目标公司最近3年税后净利润平均值计算,或者按照以与并购方相同的资本收益计算的税后净利润作为估计净收益。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将被并购公司的非正常、非持续、非经常性损益从中扣除。

  对于标准市盈率,通常可选择目标公司在并购时点的市盈率、与目标公司具有可比性的企业的市盈率、目标公司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等。

  (2) 净资产账面价值调整法。

  净资产账面价值调整法是以目标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作必要调整后,确定公司价值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公司价值=目标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 (1 调整系数) 拟收购股份占目标公司总股份比例

  (3)未来股利润现值法。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之外,未来股利现值法也有可能被用于公司价值的评估。按照股票估价原理,公司股票价值是未来公司股利的折现值之和,这样目标公司的价值就可以通过未来股利现值法来加以估价。通过预测未来公司每股股利和公司资金成本,可以估算出公司每股价值,然后以公司每股价值乘以公司发行股数,即可以得到目标公司整体价值。

  (四)、企业并购的利弊分析

  成功的企业并购一般具有以下优点:(1)有助于企业整合资源,提高规模经济效益;(2)有助于企业以很快的速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确立或者巩固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3)有助于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4)有助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改善财务结构,提升企业价值;(5)有助于实现并购双方在人才、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增强研发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6)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谋求并购战略价值等。

  企业并购也有弊端,主要体现为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一般包括:(1)营运风险。即企业并购完成后,可能并不会产生协同效应,并购双方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互补,甚至会出现规模不经济,比如整个企业反而可能会被子并并入企业拖累;(2)融资风险。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如果企业筹资不当,就会对企业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企业财务风险;(3)反收购风险。如果企业并购演化成敌意收购,被并购方就会不惜代价设置障碍,从而增加企业收购成本,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收购失败;(4)安置被收购企业员工风险。在实施企业并购时,并购方往往会被要求安置被收购企业员工或者支付相关成本,如果并购方处理不当,往往会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增加其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5)资产不实风险。由于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时并购方看好的被并购方的资产,在并购完成后有可能存在严重高估,甚至一文不值,从而给并购方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 财务分析

  (一)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和原因的一种方法。它可按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进一步分类。

  (1) 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其比较方法有:

  ① 与本企业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又称趋势分析。

  ② 与同类企业或行业平均数进行比较,又称横向分析。

  ③ 与预算或计划进行比较,又称差异分析。

  (2) 按比较内容的不同,其比较方法有:

  ① 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如总资产、净资产或净利润,分析研究其成长能力。

  ② 比较结构百分比,如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以分析发现有问题的项目,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

  ③ 比较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会计报表各要素之间相互比较所得出的比率,它反映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比较财务比率是最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2.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某一指标影响程序的一种方法。具体有连环代替法和差额分析法两种。

  (1) 连环替代法:依次用实际值替代标准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2) 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因素的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二)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1.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项:

  (1) 流动比率。

  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表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障,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就越有保障;但流动比率过高,可能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过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2) 速动比率

  它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以后的余额。

  流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在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就越有保障;但速动比率过高,可能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过多,现金回笼速度慢,反而会降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以1:1的比例为佳。

  (3)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它是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在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长期资产适合率。

  (1) 资产负债率。

  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部分资产如待摊费用等难以作为偿债的物质保证,从稳健的角度出发,还应计算有形资产负债率,公式为: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有形资产总额

  有形资产总额=资产总额 -(无形资产+待摊费用)

  (2)产权比率。

  它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也称资本负债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俩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代,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2) 已获利息倍数。

  又称利息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该指标反映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表明企业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越高。

  (3) 长期资产适合率。

  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与长期负债之和同固定资产与长期投资之和的比率。该比率从企业资源配置结构方面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

  从维护企业财务结构稳定和长期安全性角度出发,该指标数值较高比较好,但过高也会带来融资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该指标究竟多高合适,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参照行业平均水平确定。

  (三) 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

  1. 基本评价指标。

  衡量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资产周转指标、固定资产周转指标、总资产周转指标三项。基本评论指标为: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率=(资产平均余额*计算天数)/周转额

  2. 具体评价指标。

  (1)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① 应收账款。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达率指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指标。前者是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同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值,即企业本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后者是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称为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用公式表示即: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为正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反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数值越低越好。

  ② 存货。反映企业存货周转速度的指标有:存货周转率指标和存货周转天数指标。前者是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成本同平均存货的比值;后者是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称为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速度指标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和流动资产流动性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综合性指标。用公式表示即:

  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周转率指标为正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较快,周转额较大,资金占用水平较低。存货周转天数指标为反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数值越低越好。

  ③ 流动资产。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不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前者是企业一定时期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余额的比值;后者是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称为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是评价企业流动资产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平均流动资产余额 360/主营业务收入净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为正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较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较好。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指标为反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数值越低越好。

  (2) 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同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是用以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用公式表示即: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为正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固定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固定资产利用效果较好。

  (3) 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反映企业总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是用以综合评价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指标为正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总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较多,总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四)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

  1. 主营业务利润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该指标表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情况,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获利水平高。

  2. 成本费用利润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从企业支出方面补充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

  成本费用利用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100%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3.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取得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4.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收益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它是反映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该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而且也是整个财务指标体系的核心。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在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自有资金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5. 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率是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中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交的各项税款、附加及福利等。

  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总资产*100%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占用社会经济资源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大。

  6. 社会积累率。

  社会积累率是指企业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同企业社会贡献总额的比值。

  社会积累率=上缴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越大。

  (五) 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年度的发展前景及潜力。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营业)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和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等。

  1. 销售(营业)增长率。

  销售(营业)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同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本情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

  该指标若大于0,表示企业本年销售(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该指标若小于0,表示企业产品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市场份额萎缩。

  2. 总资产增长率。

  它是企业本期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

  总资产增长率=本期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若大于0,表示企业本期总资产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发展潜力越大;该指标若小于0,表示企业发展速度下降,发展能力减弱。

  3. 固定资产成新率。

  它是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同平均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是反映企业所拥有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的指标。

  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100%

  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更新速度越快,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4.3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它表明企业利润连续3年的增长情况与效益稳定的程度。

  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抗风险和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六) 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与应用

  1.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利用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叛关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理财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在该体系中,自有资金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体系的核心。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各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

  自有资金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1 /(1-资产负债率)

  2. 沃尔评分法。

  (1)沃尔评分法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

  (2) 国有竞争性工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① 基本指标的评价。

  ② 修正系数的计算

  ③ 修理后得分的计算。

  ④ 定性指标的计分方法。

  ⑤ 综合评价的积分方法和最终评价结果的分级。

  2. 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分析。

  (1) 市盈率(倍数)。

  它是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

  高盈利(倍数)=每股市价/每股盈利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市场对企业的未来前景越看好;但同时也表明该种股票投资的风险越大。

  (2) 股利收益率。

  它是普通股每股股利与普通股每股市价的比率。

  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资价值越大。

  (3) 市净率(倍数)。

  它是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普通股每股净资产的倍数。

  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质量越好,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但该比率过高,可能表明股票的投资风险过大。

  (七)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1. 财务危机及其表现。

  财务危机是指由企业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而产生的、将会危及企业自下而上的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的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财务管理者应当对企业的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建立财务危机的警报系统,及早发现财务危机,预防或避免可能发生的失败。

  企业的财务危机通常既有外部征兆又有财务征兆。

  外部征兆如企业的交易记录恶化,过度依赖借款或关联交易,过度规模扩张,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公告迟缓等。

  企业财务危机在财务上的表现主要有:现金流量不足,企业不能及时支付到期债务;销售额非正常下降;现金大幅度下降而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一些比率出现异常(如资产周转率大幅度下降,资本经常收益率和销售经常收益率大幅度下降或变为负数,经常收益增长率小于1并逐年下降,利息占销售净额的比率接近或超过6%,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上升,权益与负债比率大幅度下降,长期资产适合率降至100%以下,流动比率降至150%以下,经营债务率接近或超过4倍等)。

  2.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模型。

  (1) 单变量预警分析。它是指运用某个单一财务比率的走势来预测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状况。预测财务危机的比率主要有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等。

  运用上述比率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局限性有:一是尽管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危机之中,但不能判别企业是否可能破产,以及预测何时破产;二是单变量比率分析的结论可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三是当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时,管理当局往往会采用粉饰财务报表的方法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使财务危机的预警失去作用。

  (2) 多变量预警分析。多变量预警分析是从整个企业角度,运用多种财务比率来检查其财务状况有无呈现不稳定的现象,进而预测其是否存在财务危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纽约大学埃特曼(Altman)教授所创建的Z值(Z-score)模型。

  Z值模型是运用五种财务比率通过加权汇总后所产生的分值(Z值)作为判别标准来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是:

  在公式中,Z值为总判别分;bi为权数,表示对有关自变量Xi的重视程度,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Xi为5个比值,可视为模型的变量,其中:

  X1: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一个持续亏损的公司必定表现为X1的减少。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反映公司的累积获利能力。一般说来,新公司相对老公司来说,X2的值较小,财务危机的风险较大。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它是反映公司财务危机最有力的依据之一。

  X4:所有者权益市价/负债总额,是衡量一家公司财务结构、表明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相对关系的比率,可以反映一家公司在财务危机前的衰弱程度。

  X5:总销售额/资产总额,反映企业资产周转情况,用来衡量公司资产利用的效率,并可推断其在竞争条件下的有效经营能力。

  埃特曼教授在分析上述变量相互间的关系、观察各变量预警正确性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建立下列判别函数模型:

  Z=0.0717X1+0.084X2+3.11X3+0.420X4+0.998X5

  Z表示判别函数。

  一般而言,Z值与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成反比,Z值越小,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Z值越大,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环境不同,每个国家Z值判断标准值也各不相同,每个国家公司Z值的临界值也各不相同。

[1][2][3][4][5][6][7][8][9]
今日热搜
精品课程

高会-考评无忧班

考试+评审+论文一站式服务

高会新课全新升级 考+评全流程陪伴
加老师微信免费咨询

点击左侧二维码

专业老师即时答疑

报名&评审政策有疑惑

在线咨询>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