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会计人员 > 会计培训
  •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的速算扣除数是什么?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2022-06-27
    普通

    在查询税率表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列数据叫做速算扣除数,很多小伙伴不太清楚什么是速算扣除数,我们以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为例来学习一下。

    个人所得税年度综合所得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年度综合所得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额,也就是收入要分段计算,收入越高对应的税率也就越高。

    比如年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分段税率如下:

    36000元税率为3%(对应税率表不超过36000元部分);

    108000元税率为10%(对应税率表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44000-36000=108000);

    56000元税率为20%(对应税率表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36000+108000+56000的合计金额为20万。

    应纳个税计算结果如下:

    个税

    由于分段税率计算起来比较复杂,于是就想出一个简便的算方法,就是都用最高税率来计算,再减其他级数由于税率不同而多计算的税额差额,这个差额就是速算扣除数

    使用速算扣除数的个税计算方法:

    200000*20%-16920=23080

    和上面分段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计算过程会相对简便。

    速算扣除数是怎么计算的呢?

    36000部分适用税率为3%,按20%计算差额为36000(20%-3%)=6120;

    108000部分适用税率为10%,按20%计算差额为108000(20%-10%)=10800;

    6120+10800=16920,这就是20%这档税率对应的速算扣除数。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此方法验算一下其他各档税率的速算扣除数。

    PS:税率表中的项目是应纳税所得额,而不是收入,那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呢?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简单说就是税法用来计算税金的收入,而不是我们的工资收入。

    1、甲年度工资收入80000元,个人负担社保公积金10000元,子女教育扣除12000元,赡养老人扣除12000元。

    80000-60000-10000-12000-12000小于0,则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0,不用缴纳个税。

    2、乙年度工资收入170000元,个人负担社保公积金30000元,子女教育扣除12000元,赡养老人扣除12000元。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70000-60000-30000-12000-12000=56000元;

    56000元在36000-144000之间,适用10%税率,速算扣除数为2520,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56000*10%-2520=3080元。

    了解更多财会专业知识欢迎加入实务畅学卡会员,带您学习财税知识,还有老师在线答疑,解你所惑。

    点击了解详情>>   免费畅听7天>>

    更多推荐:

    增值税留抵退税之七大误区

    四个关键词!快速了解印花税立法后的变化

    中小微企业哪些钱能减免?哪些钱能退返?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