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型企业走出来的会计更受欢迎
编者按:生产制造型企业与商业企业有什么不同?本质上没有,盈利模式都是把东西买进来再卖出去。只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在买卖之间多了个生产环节。因为有了这个环节,会计核算就需要增加成本会计岗位,多出了原料出库计价、工时统计、成本分摊等事项。可以说,生产制造型企业会计是最规范、最完整的会计。
肯德基、麦当劳属于服务型企业,还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可能很多人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它们更像生产制造型企业。从食材采购,到薯条、汉堡、鸡翅制作完成,完全是典型的生产制造流程。只有等到门店对外销售时,才算是做服务。推而广之,餐饮企业会计核算都应比照生产制造企业进行,要有成本模块。这么说来,餐饮业的会计核算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另外,生产制造型企业与商业企业在业态上有什么不同吗?从本质上看没有,盈利模式都是把东西买进来,再卖出去。但生产制造型企业在买卖之间多了生产环节,正因为多了这个环节,会计核算平添了材料领用、工时统计、成本分摊诸多事项,财务部需要增加成本会计岗位。
这等于说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会计比商业企业、服务型企业的会计多了一道工序,这道工序恰恰是企业会计核算时最复杂的一块。可以说,工业会计是最规范、最完整的会计。因为掌握了成本核算的技能,这让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会计多了一份竞争力,往往在职场更受欢迎。
制造业是经济的支柱,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按照“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的逻辑,制造业的会计也应更为重要。
记得大学学成本会计时,老师最推崇的是汽车制造厂,其工艺复杂,零配件繁多,一直是成本核算的硬骨头。因为有生产制造,就有了成本核算准确性之争,于是有了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还需顾及成本效益原则,标准成本法因此而诞生。
成本如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如何在不同产品间分配,如何在不同批次间分配,想想都费劲。约当产量、辅助成产成本、间接费用,这些概念还有多少会计人记得呢?现在会计核算中已废止的后进先出法即脱胎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原材料领用。
也许今天的成本会计人会是最后一拨能手工分摊成本的会计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ERP、OA已经打通了财务与业务的通道。许多大型企业集团,成本核算已经做到了全智能处理,也就是说成本会计岗位被软件替代了。
成本分录不再需要会计人员录入了,初一听,由衷为会计人高兴,终于可以摆脱成本分配的苦差了。细思之,又觉得有几分惆怅,缺失了成本核算,会计的魂魄还在吗?
惆怅归惆怅,不得不承认,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会计,会计核算被人工智能取代技术上已无障碍。不久的将来,会计人失去的不仅是成本会计岗位,还将失去所有的记账岗位。(作者:袁国辉 经授权,尊重原创,来源:指尖上的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