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有哪些内容区别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2025-09-03
普通
原始凭证的内容
原始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它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

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数量、单价和金额等。
例如,一张发票会详细列出商品的数量(n)、单价(p)以及总金额(T = n × p)。此外,原始凭证还必须有经办人员和相关责任人的签名或盖章,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记账凭证的内容
记账凭证则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用以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主要包括:凭证名称、填制日期、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及金额等内容。
在编制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原始凭证的信息,将交易分类到相应的会计科目中,并遵循借贷平衡原则,即: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记账凭证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化,也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问题
如何在不同行业中有效管理原始凭证?答:在制造业中,可以通过实施严格的入库和出库管理制度来确保原材料和成品的记录准确性;在服务业,则需注重客户合同和服务单据的保存与核对。
记账凭证的错误如何纠正?答:发现记账凭证错误时,应立即使用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进行修正。例如,若金额多记,可用红字冲销多余部分;少记则通过补充登记补足差额。
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保管期限有何差异?答:根据国家规定,原始凭证一般需保存至少15年,而涉及重大事项的凭证可能需要永久保存。记账凭证的保存期限通常为10至15年,具体视企业性质和行业要求而定。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