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财务主管 > 管理会计
  • 工资条的秘密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2017-11-23
    普通

    每个月是不是总有那么一天让你欣喜若狂、开心不已?没错!就是发工资的那天,感觉钱一到手,全世界都跟我走。

    作为财务人员你知道工资究竟是如何构成的吗?工作了这么多年,工资表你看的懂吗?个税如何计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工资条。

    一、 工资总额的构成

    我们的工资总额由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及提成、各种补助、假勤工资构成。

    固定工资,我们的基本工资,是固定不变的,包括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基本工资就是员工进入企业获得的最基本的工资待遇;岗位工资就是你任职某个岗位,所给与你的某个岗位的工资待遇。

    绩效工资,根据你近期的工作的业绩、工作的情况所给与你的工资。

    奖金和提成,最常见的是销售人员销售出产品会获得的相应的提成;企业会给员工发放的各种奖金。

    各种补助,企业给员工每月提供的餐补、交通补助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假勤工资指的是是加班费、请假扣款等

    二、五险一金 

    企业每个月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每个月工资中会扣除五险一金,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按照所在城市的不同会有所出入。以北京地区为例:养老保险个人需缴纳8%;医疗保险个人需缴纳纳2%+3元;失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0.2%;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个人不需要缴纳,由公司单方面缴纳。公积金个人需要交纳12%。

    三、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总额-免税收入-费用扣除标准±其他调整

    免税收入包括:

    ① 独生子女的补贴;

    ② 公务员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③ 托儿补助费;

    ④ 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⑤ 五险一金;

    ⑥ 福利费中的生活补助费、抚恤金、救济金。

    费用扣除标准包括:

    中国居民的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月;

    对外籍人员在减除3500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即外籍人员共计减除4800元。

    其他调整包括:

    公益事业捐赠支出,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需要做纳税调增,来计算个人所得税。

    我们在实际计算个税时根据公式: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计算出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涉及到的速算扣除数可以查表获得。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以上就是和工资相关的知识,掌握这些内容拿到工资表不再是一头雾水,轻松看懂工资表。想要全面掌握实务技能实现人生梦想。正保会计网校会计新锐实操训练营让你的逐梦之旅不再坎坷。

    本文是正保会计网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正保会计网校。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大毛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