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民营企业内审工作的首要目标
来源: 中国内部审计·王珍义
2005-08-16
普通
一、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误区
当前,许多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仍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一是混淆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界限,认为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事,企业无须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赋予内部审计不应承担的职责。二是割裂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关系,把灵活经营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许多企业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找碴子”,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影响企业的安定团结;有些管理层更是从心理上排斥内部审计,将之视为附属物,除非有重大问题,否则根本就不开展内部审计。三是缺乏风险管理及经营控制的理念。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只重视内部审计防止错弊,保护财产安全的监督职能,而内部审计的管理、防护和评价职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
1、改革管理体制,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一是内部审计机构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应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并对其进行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应与被监督对象没有利益关系,以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公正,有效发挥审计作用。二是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强化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主与员工之间、“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关系,使内部审计逐渐成为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动,为内部审计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完善运行机制,优化审计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绩效。一是将内部审计的“关口”前移,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二是引入 “参与式”内审方式,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计对象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的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完成所负经济责任的参谋和助手。三是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企业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
3、开拓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一是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体系,通过对企业及其所属单位会计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资本保全控制系统、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等的经常性审计监督,为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健全内控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发挥日常监控作用。二是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投资或经营决策的错误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民营企业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战略性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协助组织规避市场风险、获取战略优势。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特点,深入开展经营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为企业内部的资产重组、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重大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发挥建设性作用。
4、转变用人观念,完善用人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内审人才。要在内审人员的作用、培训、定岗、升迁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和具体要求,选拔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爱岗敬业的优秀人员,并通过教育培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和方法。要采用多种方式调整内审人员结构,提高企业内审工作质量。
当前,许多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仍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一是混淆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界限,认为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事,企业无须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赋予内部审计不应承担的职责。二是割裂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关系,把灵活经营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许多企业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找碴子”,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影响企业的安定团结;有些管理层更是从心理上排斥内部审计,将之视为附属物,除非有重大问题,否则根本就不开展内部审计。三是缺乏风险管理及经营控制的理念。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只重视内部审计防止错弊,保护财产安全的监督职能,而内部审计的管理、防护和评价职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
1、改革管理体制,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一是内部审计机构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应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并对其进行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应与被监督对象没有利益关系,以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公正,有效发挥审计作用。二是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强化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主与员工之间、“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关系,使内部审计逐渐成为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动,为内部审计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完善运行机制,优化审计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绩效。一是将内部审计的“关口”前移,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二是引入 “参与式”内审方式,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计对象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的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完成所负经济责任的参谋和助手。三是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企业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
3、开拓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一是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体系,通过对企业及其所属单位会计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资本保全控制系统、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等的经常性审计监督,为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健全内控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发挥日常监控作用。二是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投资或经营决策的错误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民营企业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战略性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协助组织规避市场风险、获取战略优势。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特点,深入开展经营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为企业内部的资产重组、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重大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发挥建设性作用。
4、转变用人观念,完善用人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内审人才。要在内审人员的作用、培训、定岗、升迁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和具体要求,选拔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爱岗敬业的优秀人员,并通过教育培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和方法。要采用多种方式调整内审人员结构,提高企业内审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