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注会一次通过五科优秀学员胡海龙

2009-05-12 13:27来源:

  个人简介:胡海龙,1983年2月

  教育经历:华东政法大学2006届国际法学硕士研究生

  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正保会计网校决定对2008年“注册会计师奖学金”总额追加20万元,总奖金额高达32万元~查看更多优秀获奖学员>>  

排名
姓名
准考证号
地区
会计
审计
经济法
税法
财务成本管理
总成绩
5
胡海龙
200000674
上海
79
77
69
66
64
355

   注册会计师考试心得

  一、考试历程

  至今还记得查到成绩那一刻的激动,虽然成绩真实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还是有点不太敢相信。

展开剩余部分

  起意参加CPA考试应该是在差不多两年前了,那个时候正是研一下半学期,司法考试已经过了,而课业的压力也不大,心里想着是不是该学点什么东西来充实一下自己,那一阵也正好是2007年CPA考试正要报名的时候,心里一激动就报了五科。之所以一次报了五科,我想许多初次参加CPA考试的同学都能够理解吧。

  大概记得报完名那个时候应该是2007年5月份了吧。报了名之后我就在网上找了些资料来看,想学习下前辈们的经验。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应该感谢一下前辈们。正是听从了他们的劝告,我才能较好的完成入门的学习。首先,我从学校图书馆找了几本基础会计方面的书来看。这样大概看了半个来月,总体感觉还可以,大多数都看得懂,少数看得似懂非懂,心里一下子就有了信心。当然现在看起来当时以为看懂的其实也并没有真正深入的理解其中的内涵,但是作为入门来说我觉得还是挺成功的。接下来CPA的辅导教材也正式出来了,首先看的还是《会计》。因为我觉得会计很有意思,仅用借、贷两个符号就可以将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从头到尾的记录、表现出来。这样一看就是差不多两个月,剩下四门只有《审计》还稍微看了看,其余的就基本上被闲置在一边了。最终,2007年的CPA考试,以只去看了看《审计》的试卷告终。

  其实,在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心里就明白五科全过基本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过三科应该还有希望。最终没有好好参加考试,虽然心里还是有点后悔的,但是希望自己的全科合格证以A字开头,毕竟是我参加考试一直以来的想法,而且自己更觉得如果再有一点时间,一次过五门还是有很大可能的。至今也不知道当初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因为这样的想法使自己2008年的考试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放弃2007年CPA考试前,我对自己说考试之后我会像考前一样认真的看书,但是再次捡起CPA辅导书的时候却已经是2008年4、5月份了,而最终进入状态更是在7月份之后。虽然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这一次心里已经基本有底了,也明白了自己的薄弱环节,学习就有了更大的针对性。

  虽然在学习的时候好像很有把握,但是在考试临近的时候还是逐渐忐忑起来,而真正考试的时候则更是使自己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除了《经济法》,每一门的题目我都没有做完。不过这一次我始终没有考虑过中途放弃,虽然每完成一门心里都觉得很痛苦,更多的是后悔,但最终还是坚持考完了最后一门。所幸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以上只是对自己参加CPA考试的历程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下面主要阐述一下自己对CPA考试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者的借鉴。

  二、各科学习方法

  1、会计

  如果问我在CPA的几门课程中对哪门最有感觉,那我肯定会说是《会计》。《会计》是CPA考试的基础,就个人而言,我觉得它也是CPA的精髓所在,因此《会计》也是我花了最多精力的课程。就会计的学习而言,我觉得应该需要一种整体的观念。辅导教材的编写是分章节的,但是实际的应用却并没有这种区分。一方面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前后相续、互相联系的,一项经济活动的变动会引起其他经济活动的变动,相应的会计处理也可以说是相互联系的动态流转的,因此不应该孤立地去看待每一个会计分录,最好能够想一想它的前后变化过程以及与其他可能的分录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就考试而言,无论如何变化,考的都是一张财务报表,小题目可能考到财务报表的某一个部分,而综合题则可能考到财务报表的某一个侧面。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学习哪一部分,心中都有一个完整的财务报表观念应该是有益的。虽然受限于专业基础和经验,把每一个科目都归结到财务报表的过程我至今仍无法做到, 但是应付考试我想还是可以的。

  2、财务管理

  我把《财务管理》放在第二的位置,一方面正如上面所说,我认为《会计》是CPA的精髓并且应该要以一种整体的观念来学习,而《财务管理》在很大的程度上加深了我对《会计》中财务报表整体性的理解,因此财务管理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基于财务报表而进行的,而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又会涉及到对某些报表科目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建立在《会计》学习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呢,则与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关。我本科跟研究生期间学习的都是法律,事实上自高中毕业以来就基本没有碰过数学了,很多数学的概念都已经淡忘甚至没有了,这让我在学习《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走了很多的弯路,有些东西其实一个公式就能清楚的表达出来,但是如果让我自己来分析的话却很难表达。

  3、税法

  我感觉如果有一定的《税法》基础,学习《会计》中某些章节的时候应该会顺畅很多,比如说增值税等的税务处理以及所得税那一整章。而我自己也是在对《税法》有了一定学习的基础上才比较完整地理解了那些章节的内容。

  4、审计

  《审计》跟《会计》可以称为CPA考试的“双璧”了。这样看起来其实应该把《审计》跟《会计》放在一起,但是我还是更愿把《审计》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可能是一个非专业人士的看法,理解比较肤浅,《审计》自身的独立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其他课程的,如果能把其他课程学好,学不好《审计》的可能性也不高。《审计》的难度我觉得更多的是体现在语言风格的难以理解上,我曾经有过一种把《审计》中的那些诘屈聱牙的表述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的想法,但是一方面如果有这样的时间考试早能过了,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适应了那种语言风格,理解也就相应变得容易了。

  5、经济法

  前面说过我是法学专业的,所以对于《经济法》就不多说什么了,只是有一点我想自己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CPA中的《经济法》比司法考试中的经济法部分要考得深入一点,因此难度也稍高一点,但是学习法律的应该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毕竟都是记忆性的工作。

  以上部分是我对于CPA课程的一些个人看法,可能很多都理解得很肤浅,在继续学习之后看法会有所改变。

  三、关于学习经验

  以下部分主要讲下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1、练习

  把练习放在这里,纯粹是从我经受的教训出发。前面说过,我有四门考试没有做完,这其中的原因,有些当然是我的确不会,但更多的是来不及做。事实上考前我没有做过一份完整的模拟题。考试的时间安排是很重要的,有些题虽然平时看看也会做,即使下笔好像也不难,但是一堆题目挤在一起的感觉跟做一个题目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希望自己的教训可以给大家一点启示,在平时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在考前更应该有针对性地做些题,把握时间。

  2、看书

  对于CPA的辅导教材,我觉得有一个目标是,尽力理解其中每一句话的含义。《会计》我觉得最好把每一个分录与书中的一部分内容联系起来,这里的每一个分录,并不仅指辅导教材中的分录(事实上辅导教材中的分录只描述了一部分场景,复习的时候我经常想如果有哪个培训机构能够对照教材或者准则来出个分录大全,尽量完整的描述所有的场景,我肯定会买一本,题外话,呵呵),还包括了其他练习题所涉及的。《财务管理》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相似的概念和含混的概念太多,有些概念真的不太容易区分,很容易犯错,在学习的初期这样的错误数不胜数。可能的途径只有尽量的积累以及练习了。《税法》有些地方不容易理解,而且内容零散,除了多练多看,总结相似情形的内在特征也有利于掌握内容。《经济法》相对来看内在的条理就清晰很多,理解起来难度也小了很多。前面说过《审计》的语言风格不容易理解,有一个小窍门至少在很多地方对我是有用的,那就是对这句话进行语法分析,将它的主、谓、宾都分解出来,抓住中心词再串起来,这样理解起来会容易得多。

  3、多思考

  教材的很多内容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想模型的基础上的,我们也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分析问题,可能会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举个例子,《会计》中的合并报表,有些抵销分录确实不容易理解,尤其是跨前后年度的时候,这时我们如果假设企业的情况在第二年的时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样极端的情形下有些抵销分录的含义可能会容易理解的多。还有如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也可以这样类似的来理解,假设企业在某一期间只发生了所有事项中的一种事项,考虑这样极端的情形下该事项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带来的影响。

  4、善于利用网络

  网络化时代有大量的资料都是在网上可以公开找到的,有些是个人的心得体会,有些是背景性的资料,还有比如一些收费的论文之类的都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网络搜索的便利性是其他大多数传统方式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这种优势。

  四、关于网校

  正保会计网校对我的CPA学习过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正式参加网校课程是在2008年,但是与网校的接触却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了,这里很感谢网校给了我们免费试听的机会,网校以及网校的老师正是在那一阵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觉得网校至少在三个方面对我起到了作用。

      首先,网校将很多一起学习的人集结起来,使得我们有了相互交流讨论的场所,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身处集体中一起学习,学习的恒心有了保证。同时网校的论坛也成了我们考生交流的一个窗口。

      其次是网校充分发挥了传统与网络结合的作用,如果还是以前教学方式,那么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我想是无法接受到网校名师们的讲座辅导的,而如果是单纯的网络,那么我们学习中的很多问题也无法获得即时的解答,即使最终得以解决,时间上的成本也很可能使我们得不偿失。我尤其喜欢网校的答疑板块,勿庸质疑,网校的答疑老师水平有着高低的区别,但是无论是学友们提出的问题,还是网校老师的各种方式的解答都加深了我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因此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我经常泡在网校的答疑板块(是不是去做模拟题会更好?题外话……)。这样的方式使我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备,而有些时候,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更让我有豁然贯通的感觉。

     最后就是网校出版的那些辅导书了,除了CPA官方的辅导教材,这些书就是陪伴我最久的伙伴。

责任编辑:可乐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