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居民个人的税后所得额如何计算?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2023-05-22 11:53:40
- 秦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拥有多年考培辅导经验,善于总结和归纳,擅长用简单的小例子解释问题原理,能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深受学员喜爱。
非居民个人的税后所得额计算公式如下:
税后所得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1 - 适用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各类所得减去相关支出后的余额,适用税率则根据所得类型和税法规定的税率表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各类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其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和适用税率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计算税后所得额时,需要根据所得类型和税法规定的具体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税后所得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1 - 适用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各类所得减去相关支出后的余额,适用税率则根据所得类型和税法规定的税率表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各类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其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和适用税率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计算税后所得额时,需要根据所得类型和税法规定的具体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