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诉讼时效经济法的期限?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2025-08-24 02:31:04
- 郭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兼顾颜值和才华的学霸级答疑老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数十年考培辅导经验,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化繁为简,轻松攻克各种疑难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同的诉讼主体和案件类型有不同的诉讼时效期限。一般来说,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方法如下:
1. 一般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
一般诉讼时效期限是3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超过20年。
2. 特殊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
(1)合同纠纷:自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提起诉讼。
(2)侵权纠纷: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内提起诉讼。
(3)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自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2年内提起诉讼。
(4)劳动争议:自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内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同的案件类型和诉讼主体有不同的规定。如果您有具体的案件需要计算诉讼时效期限,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者法律顾问。
1. 一般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
一般诉讼时效期限是3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超过20年。
2. 特殊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
(1)合同纠纷:自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提起诉讼。
(2)侵权纠纷: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内提起诉讼。
(3)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自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2年内提起诉讼。
(4)劳动争议:自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内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同的案件类型和诉讼主体有不同的规定。如果您有具体的案件需要计算诉讼时效期限,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者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