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经济师考试《中级农业》考点精讲:食物安全
一、中级经济师农业食物安全的概念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11月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从食物数量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角度,第一次提出了“食物安全”概念。食物安全有三层含义:
(1)从数量的角度,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
(2)从质量的角度,要求食物的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安全。
(3)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物的获取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二、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状况
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现状:
(1)食物综合生产能力增强。(2)食物消费质量提高。(3)居民营养结构改善。
我国食物与营养存在的问题:
(1)食物生产、消费、营养不协调,生产结构不能满足营养结构改善需要。
(2)食物质量、安全和卫生存在隐患。我国常见的食物卫生问题主要有:卫生标准超标;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已经禁止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标签等不规范,虚假标签,以次充好。
三、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指导思想:围绕食物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建设现代食物生产、加工和市场体系,调整引导我国食物结构向营养、卫生、科学、合理方向发展,使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与营养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基本原则:坚持食物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以农业为基础,以食品工业为龙头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坚持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食物质量与安全卫生管理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与预防疾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总体目标:一是保障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量;二是保障合理的食物摄入量;三是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四是降低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
2010年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城市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50千卡,蛋白质80克,脂肪80克;农村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320千卡,蛋白质75克,脂肪65克。
四、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地区
重点领域:
(1)奶类产业。扶持奶源基地建设,调整奶畜群结构,改善奶业基础薄弱的状况。
(2)大豆产业。大力开拓大豆及其制成品的消费市场,优先支持开发新型的大豆食品。
(3)食品加工业。优先支持对主食的加工,加快居民主要制成品食物的发展步伐,重点发展符合营养科学要求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
重点地区:
(1)农村地区。加强农村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食物购买与消费环境,开拓农村食物市场。
(2)西部农村地区。加强食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西部食物发展主导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五、促进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工作重点
工作重点:
(1)调整结构,提高食物综合供给能力。
(2)加强法制建设,保护食物资源环境。制订关于营养师、营养标识、儿童营养等方面的法规,把居民营养改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民营养意识。
(4)改善居民营养结构,保障我国食物安全。
(5)加强对食物与营养工作的领导。《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由农业部牵头协调。
(6)关注食物卫生安全,继续加强食物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食品安全技术体系是食品安全的基础保障,食品标准体系和食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是食品安全体系的核心内容,食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要以食品安全技术体系为支撑、以食品标准体系为依托开展工作。
(7)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改善食物消费结构。
(8)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