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剩余价值的产生与流通
初级经济师:剩余价值的产生与流通
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增值的过程。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考试内容:资本总公式及其存在的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掌握)。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和资本的区别在于它们不同的流通形式:一种是商品流通形式(W一G—W);另一种是资本流通形式(G—W—G)。这两者的区别在于:
(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
(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是商品,后者都是货币;
(3)流通中的媒介不同。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商品和资本流通的目的和内容不同: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货币。
资本总公式:G—W—G′。G′=G+ΔG,ΔG是资本在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称为剩余价值(m)。
资本运动最根本的特点: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转化为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是矛盾的:经过流通过程,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值。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例题·单选题】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
A.经过流通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值
B.资本流通是以货币为起点的
C.资本流通是以商品为起点的
D.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
[714030101]
『正确答案』A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例题·单选题】(2007年、2009年)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B.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C.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劳动力成为商品
[714030102]
『正确答案』D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考试内容: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及特点(掌握)。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力作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选题)。
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生产生活资料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具体包括三个部分(多选题):
(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此外,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点。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般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不仅能创造新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考试内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其中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价值增值过程的实质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工人的劳动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