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建筑专业知识与实务》预习讲义:决策方法
中级经济师考试决策的概念
1、决策的定义
所谓决策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进行资料和信息搜集,并以此为基础,根据人们的经验和客观实际,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计算,从两个以上方案中选择一个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定义包括两个含义:狭义理解i决策就是对行动方案的最后选择和决定,即根据确定的目标,依据某种标准,从各种不同的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广义理解,决策是一个过程,是由提出问题、搜集资料、确定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价、最终选择等环节组成的全过程。
2、决策的步骤
科学的决策必须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1)确定决策目标
它是根据决策想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的,是决策的前提。决策目标必须概念清晰明确;决策目标应在合理的期限内实现,或在一个具体的范围内实现;必须严格规定目标的约束条件,即便达到决策目标规定的要求,如不满足约束条件,也不能算实现了决策目标;要为决策目标规定明确的数量界限,并可用定量方法衡量。
(2)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拟定的可行方案是决策的基础;方案应该是两个以上,否则就不存在决策的问题了。
(3)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从中选优
这是决策的关键,是在上述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评价完成的。
3.决策的类型
根据决策问题的性质,决策可分为确定型、非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
(1)确定型决策
是指自然状态的发生和该种自然状态发生时的结果为已知情况下的决策。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确定型的决策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2) 非确定型决策
当风险型决策必备的条件中,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无法预测,则这种决策就称为非确定型决策。这种决策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人的主观判断和经验。
(3) 风险性决策
也称随机型决策,或统计型决策。是指哪种自然状态是否发生不能肯定,但是可以估计出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时的决策。风险型决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存在着决策人企图达到的明确目标;存在着可供决策人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存在着不依决策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不向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是已知或者是可计算的;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状态概率是已知或可预测的。
决策方法
1、风险型决策
(1)期望值标准
这种方法就是根据风险型决策问题给定的条件,计算每个方案的期望值,然后选择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期望值是根据某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和该种自然状态出现时的损益值,计算该方案的损益数值,由于该值不是肯定能获得的数值,因此称为期望值。期望值的计算公式是:
E=∑YiPi (i=1—n)
式中 E——某方案的期望值;
Yi——该方案出现第i种自然状态时的损益值;
Pi——该方案第i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n——该方案可能出现时自然状态数。
(2)合理性标准
又称等概率法。该法是在参考资料和统计资料不足,难以预测各种自然状态出现概率时予以使用。此时假设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相等。由于这种假定理由不充分,因而又称为理由不充分原理。
2.非确定型决策
(1)最大最小收益值法,又称小中取大法
具体方法是:先找出各方案的最小收益值,然后再从这些最小收益值中选择了个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因此又称为小中取大法。这是一种保守做法。
(2)最大最大收益值法
该法选择方案的标准与最大最小收益值法恰好相反,采取乐观和敢于冒风险的态度,其
做法是:从每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大的收益值;然后再从这些最大的收益值中选择一个最大收益值,即各方案、各种自然状态下最大收益值所在的方案是最终选择的方案。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当事先选择的方案执行之后,究竟哪种自然状态出现就已是确定的了,此时哪个方案应该是最优的就明确了。如果当初决策时并未选择最优方案,而是选择了其他方案,就会感到后悔,为了避免将来后悔;在决策时就可以采用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所谓后悔值,就是最大收益值与所采取方案的收益值之差。
其做法是:先求出各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然后从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中选。择后悔值最小的所在方案为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