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辅导第二十六章:会计概论
第二十六章 中级经济师考试会计概论
一、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概念
考试内容:了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及两者的主要联系和区别。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系统、客观、及时地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信息使用者信息内容提供信息遵循的规则
财务会计对外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受会计准则的制约
管理会计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主要侧重于提供未来信息一般不受会计准则的制约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根本的区别是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
考试内容:掌握会计的职能。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1.会计的核算职能
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割的。核算是基本的、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会计监督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
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
(三)会计的对象
考试内容:掌握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或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
财务会计的对象通常是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管理会计的对象是未来的经济活动,主要是预期的价值增值活动或现金流动。
二、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的目标
考试内容:掌握会计的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主体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
(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考试内容:熟悉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外部利益关系人两大类。
1.企业内部管理人员
2.外部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包括:
(1)投资者
包括现在的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
(2)债权人
主要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债券购买人、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和客户以及其他向企业提供信贷的单位和个人。
(3)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4)社会公众
(5)其他使用者
如监管部门、企业职工
(三)会计信息的内容
考试内容:掌握会计信息的内容。
总体上说,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有三大类。
1.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
2.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主要通过利润表来反映。
3.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主要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反映。
三、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也称资产负债表要素。它们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2)收入、费用、利润是组成利润表的会计要素,也称利润表要素。它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 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且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①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②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只有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和经济利益的资源才可以作为资产;
③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即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④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资产不能作为资产。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2.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它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①企业的负债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有义务,不需要未来偿还的现有义务或企业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负债。
②负债必须有其可用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不能作为负债。
③负债必须是企业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预期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或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是投资人在企业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即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从会计要素的角度看,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为企业资产的取得来源,两者都可以对企业资产提出索偿要求,但负债体现的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偿权。负债不参与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1.收入
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确认的条件,一是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二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注意:收入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2.费用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的定义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其他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狭义的费用指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营业费用是企业费用的主体部分,按照是否构成产品成本,工业企业的营业费用可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与成本是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产品的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费用是按照时间归集的,而产品成本是按照产品对象归集的。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三)会计等式
(1)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
它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四、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四大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企业是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来确认。
权责发生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而言的。
(二)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方式主要有两种:按因果关系进行配比;按时间配比。
(三)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了解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和不足。历史成本原则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的。在历史成本原则下,如果企业的资产发生了较大的价值变化,其账面价值就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就不能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
(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收益性支出是指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为当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
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反映;资本性支出,列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并根据其与以后各期收益的关系,将其价值分摊到以后各个会计期间。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正确确定企业的当期损益。如果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相反,如果一笔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则会出现多计费用少计资产价值的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
五、会计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前提,亦称为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为对象。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而不考虑企业停业或破产清算,也不考虑企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叫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期间一般分为年度和中期。
(四)货币计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考试内容: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熟悉每个要求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会计信息质量的八大要求为: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和客观性两方面涵义。
(二)相关性(有用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三)清晰性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1)同一企业纵向可比: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在附注中说明;(2)不同企业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办法,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七)谨慎性
谨慎性,又称为稳健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七、会计循环
考试内容: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内涵。
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形成的。按照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主要环节的会计基本程序及相应方法称为会计循环。
(一)会计确认
确认是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进行记录和报告的程序,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
会计确认的一般标准包括:一是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二是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地评估;三是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并能可靠地进行计量。权责发生制构成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步构成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础。
会计确认主要是通过将会计要素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会计记录来实现的。
会计记录是通过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运用复式记账等手段,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记录,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的过程。会计记录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1.设置账户
账户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费用类和损益类。按照账户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账户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划分为左右两方,以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的一种记账方法。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一种被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借方核算资产期初余额、资产增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减少和资产期末余额;贷方核算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增加、资产减少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试算平衡一般是采用发生额平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余额平衡的方法,要求都是借贷平衡。即: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3.填制和审核凭证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填制的。
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4.登记账簿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
按照账簿的用途分类,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
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二)会计计量
考试内容:熟悉会计计量的概念及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素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计量问题是会计的核心问题,贯穿于会计从确认、记录到报告的全过程。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两个方面的内容。会计的计量单位主要以货币为主导计量单位,同时为了管理的需要辅之以各种实物量度;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重置成本适用的前提是资产处于使用状态,且能够继续使用,对所有者具有使用价值。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以及估计销售所必需的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4.现值
现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未来现金流出后的余额,用恰当的折现率予以折现而得到的价值。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三)会计报告
考试内容:了解会计报告的内容和分类。
1.会计报告的概念
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2.会计报告的内容
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3.会计报表的分类
(1)会计报表按照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和反映现金流量的报表三类。
(2)按照会计报表报送对象不同,分为对外会计报表和对内会计报表两类。企业对外会计报表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由财政部统一规定。
(3)按照会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
(4)按照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范围不同,分为年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月份会计报表三类。
八、会计法规
考试内容:熟悉已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的种类,了解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及每个层次法规所规范的内容,了解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
(一)会计法
《会计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
(二)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大部分。
1.基本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包括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准则。
2.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包括基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和特殊行业基本业务准则。目前财政部已经印发并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的具体会计准则有3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