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适用于诉讼时效的是( )。 A.债权请求权 B.撤销权 C.解除权 D.追认权 | ||
![]() | ||
![]() |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定存续的期间,债权人在此期间不行使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可发生该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性质上属于形成权,适用除斥期间。只有选项A适用诉讼时效。 |
【2022年·多选题】根据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要具备的实质要件的有( )。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D.不违背公序良俗 | ||
![]() | ||
![]() | ||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四个选项表述均正确。 |
【2021年·单选题】某国际高中学生现年17周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该学生是( )。 A.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
![]() | ||
![]() |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能力。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题目中是17周岁的高中生,并未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因此不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点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人民法院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后果,以及标的、数量、价款或者报酬等方面认定。 |
【2021年·多选题】根据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致使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 A.权利人提起诉讼 B.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C.权利人申请仲裁 D.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 ||
![]() | ||
![]() | ||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中断。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义务人的代理人、财产代管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等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2020年·单选题】针对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人终止时,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同时消灭 B.所有法人都有权利能力,但并非所有法人都有行为能力 C.法人先取得权利能力,后取得行为能力 D.法人的行为能力只能通过法定代表人来实现 | ||
![]() | ||
![]() |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法人,其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其行为能力伴随着权利能力的产生而同时产生;法人终止时,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同时消灭。法人的行为能力则通过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代理人来实现。 |
【2020年·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最长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 B.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C.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可中断、中止 D.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不可延长 | ||
![]() | ||
![]() |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是指期间为20年的诉讼时效期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时计算,而非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时起算。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诉讼时效的延长,但不适用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等规定。 |
【2020年·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侵权行为 B.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C.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 D.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 ||
![]() | ||
![]() |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民事法律行为不包括事实行为与侵权行为。事实行为,即与表达法律效果、特定精神内容无关的行为,如创作行为、侵权行为等。 |
【2019年·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没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是( )。 A.刚出生的婴儿 B.病理性醉酒的病人 C.智能机器人 D.植物人 | ||
![]() | ||
![]() |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根据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机器人不是自然人,没有民事权利能力。 |
【2019年·多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有( )。 A.债权人发送催收信件到达债务人 B.债务人向债权人请求延期履行 C.债权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D.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提供担保 | ||
![]() | ||
![]() | ||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中断。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权利人向义务人、义务人的代理人、财产代管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等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2018年·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是( )。 A.8周岁的乙 B.15周岁的少年天才丙 C.刚出生的甲 D.18周岁的大学生丁 | ||
![]() |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十八周岁以上精神正常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选项AB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C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