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笔记·补基础 | 中级会计的考试默认考生已经具备初级会计的知识,为照顾零基础同学,故设置“补基础”环节 |
一心笔记·做辨析 | 辨析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让正确的知识进到脑子里 |
一心笔记·大总结 | 总结逻辑相同,但是跨章节分布的知识点 |
一心规律/速算 | 根据原理分录等,推理计算类题目的速算方法和通用类知识的速学规律 |
一心速记 | 化繁为简,提炼要点,应对常考文字类题目 |
一心提示 | 提示容易忽略的小考点或者小陷阱,应对判断题 |
(1)会计人员的范围 | 会计人员,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的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中从事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等会计工作的人员。 【一心提示】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总会计师的人员,属于会计人员 |
(2)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符合的基本要求 | 会计人员具有会计类专业知识,基本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基本会计业务,表明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
(3)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总会计师 | ①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不少于3年。 ②总会计师: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 【一心提炼】大中事(大钟寺),设置总会计师 |
(4)会计人员任用(聘用)管理相关规定 | ①因发生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单位不得任用(聘用)其从事会计工作。 ②因违反《会计法》有关规定受到行政处罚,五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处罚期届满前,单位不得任用(聘用)其从事会计工作。 【一心提炼】刑事责任不聘用,行政处罚5不用 |
1.坚持诚信,守法奉公 | 对会计人员的自律要求 |
2.坚持准则,守责敬业 | 对会计人员的履职要求 |
3.坚持学习,守正创新 | 对会计人员的发展要求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和总会计师属于会计人员 B.企业应该按规定设置总会计师岗位 C.企业财务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D.会计人员严格执行准则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 ||||||||||
![]() |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
【判断题】(2023年)对于违反会计行为准则并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员,单位不得任用其从事会计工作。( ) | ||
![]() | ||
![]()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因发生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单位不得任用(聘用)其从事会计工作。 |
会计法律 | 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主要会计法律包括《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
会计行政法规 | 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主要包括《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
会计部门规章 | 由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财政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 |
会计规范性文件 | 除会计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外,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通常以财会字文件印发 |
企业会计准则制度 | (1)企业会计准则 包括1项基本准则、42项具体准则、17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等。此外,有效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也属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有机组成内容。 (2)小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包括《小企业会计准则》和针对某些特定行业某项或某类业务的会计处理规定。 (3)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 |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 | (1)政府会计准则 我国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等组成。 【一心提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适用于政府会计主体。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其会计核算不适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 (2)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主要包括《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工会会计制度》 |
其他会计制度 | 其他会计制度包括基金(资金)类会计制度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 |
可靠性 | (1)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不得设置账外账;不得报送虚假财务报表 |
可理解性 |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以便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
相关性 |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
可比性 |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可比):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 |
谨慎性 | 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
及时性 |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
重要性 |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
实质重于形式 |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