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 |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指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总值。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整体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GDP增长率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
(二)充分就业与失业率 | 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衡量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周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数。 |
(三)物价稳定与通货膨胀率 | 物价稳定是要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或急剧的波动,避免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地上涨的经济现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也是物价不稳定的表现,保持物价稳定也要避免发生通货紧缩的现象。对通货膨胀的衡量可以通过对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的衡量来进行。 |
常用的指标有三种: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GDP Deflator)。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指一组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幅度。生产者物价指数是指一组出厂产品批发价格的变化幅度。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则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衡量通货膨胀时,消费者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 |
(四)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釆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它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是一定时期内对外交往的全部发生额,它既包括了价值对等转移,也包括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既包括引发外汇收支的经济交易,也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易货及补偿贸易等国际经济交易。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来反映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地记录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国际收支项目及金额的统计报表。 |
多选: 宏观经济发展的四大总体目标一般用( )等指标衡量。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通货膨胀率 D.失业率 E.国际收支 | ||
![]() | ||
![]() | ||
『正确答案』BCDE 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有四个: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经济收支平衡。 这四大目标分别用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等指标衡量。 |
繁荣阶段 | 在经济繁荣阶段,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使消费支出增加,社会购买力上升,市场兴旺,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市场预期好转,企业投资意愿增强;生产发展迅速,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数额显著增加,利润激增,这时,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利润也处于最高水平。 | ||
衰退阶段、萧条阶段 | 在经济衰退阶段和萧条阶段,失业人口增加,消费需求开始减少,商品滞销,生产缩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严重下降。企业破产倒闭使银行贷款坏账增加,导致银行贷款收缩,信用投放能力锐减,经营利润也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 ||
复苏阶段 | 在经济复苏阶段,公众对市场信心恢复,企业投资意愿增加,企业开始增加投资并进行固定资产更新,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正常,利润增加,对借贷资金的需求也显著扩大,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和利润也有明显扩大。 |
单选: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 A.繁荣 B.衰退 C.停滞 D.萧条 E.复苏 | ||
![]() | ||
![]() | ||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