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特点
职称:
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
对个人来说,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
考试安排: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经济师考试每年一次。
考试分析:
考试科目 |
题型、题量(分值) |
|
客观题 |
合计 |
|
单选 |
多选 |
案例 |
|
专业知识
与实务 |
60(60) |
20(40) |
20(40) |
100(140) |
每个科目考试时长(最长作答时间)为1.5小时。
题型 |
评分标准 |
题量分值 |
客观题 |
合计 |
单选 |
唯一正确答案 |
60(60) |
多选 |
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
20(40) |
案例分析 |
答题方式:单选和多选 |
20(40) |
1.多选题:错选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2.案例题:错选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考情分析:
①出题范围不会超纲;
②考试范围遍布整体;
③题目形式更加灵活;
④试卷难度普遍中低;
⑤案例更加贴合实际;
⑥多选、案例多加留意;
⑦应试心态非常重要。
二、教材框架
(一)知识框架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方向)教材分为三部分:
部分 |
近年考试占比 |
难度指数 |
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基础 |
24%左右 |
★★ |
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 |
57%左右 |
★★★ |
第三部分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政策 |
19%左右 |
★★ |
(二)章节分析
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基础
章 |
考试内容 |
重要性 |
难度 |
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
辨析:人格、智力与能力、情绪与情感、态度与行为、价值观; |
★ |
★ |
运用:人格特质理论、智力结构基本理论、情绪理论、态度形成理论、态度改变理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等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 |
第二章 团体心理与行为 |
理解:团体和团体规范、团体内部沟通和沟通的过程与方式,克服沟通障碍、实施有效沟通; |
★ |
★ |
分析:团体压力下的个体行为、团体决策的特点,避免团体极化和团体思维; |
辨析:团体凝聚力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
诠释:团体的社会影响; |
运用:团体决策技术实施有效的团体决策。 |
第三章 工作态度与行为 |
理解: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度、组织承诺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满意度的主要理论模型,实施科学、有效的工作满意度调查; |
★★ |
★★ |
分析:影响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因素、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后果; |
辨析:工作满意度的特点。 |
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
章 |
考试内容 |
重要性 |
难度 |
第四章 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理解:主要经济理论、管理学、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对人力资源的分析和论述、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
★★ |
★★ |
分析:中高层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责任; |
辨析:人力资源的特性; |
诠释: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作用、基本职能。 |
第五章 工作分析 |
理解:工作分析的流程和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研究的操作流程,提高作业能力、减少劳动疲劳、实施安全目标管理、预防事故; |
★★★ |
★★★ |
辨析:各种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编制职位说明书; |
诠释:工作设计的目的及内容; |
运用:工作设计方法实施工作设计。 |
第六章 招募与甄选 |
理解:招募的基本战略,选择招募来源和招募渠道,员工甄选标准,选择甄选方法; |
★ |
★ |
分析:影响员工招募的主要因素。 |
运用:根据招募程序实施员工招募,根据甄选程序实施人员甄选。 |
第七章 绩效管理 |
理解: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
★ |
★ |
分析: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
运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选择恰当的绩效考核方法实施绩效考核。 |
第八章 薪酬福利管理 |
理解:影响薪酬设定的因素、员工福利的构成和作用; |
★ |
★ |
分析:薪酬的构成,薪酬水平定位策略; |
辨析:各种薪酬体系在设计流程上的差异; |
运用:开展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设计,根据各种奖励计划的特点设计奖励计划,制订福利计划,实施员工福利管理。 |
第九章 培训与开发 |
理解:培训与开发的目的和内容 |
★★ |
★★ |
辨析:不同类型培训与开发的内容和特点,选择培训与开发方法; |
运用:设计培训与开发体系,开展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制订培训与开发计划,实施培训与开发,评估培训与开发的效果,对培训与开发进行监督和改进。 |
第十章 员工关系管理 |
运用:实施员工入职、在职及离职管理;制定和执行企业规章制度;
开展员工情绪管理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定和执行员工援助计划。 |
★★★ |
★★★ |
第三部分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政策
章 |
考试内容 |
重要性 |
难度 |
第十一章 劳动法律关系 |
理解:劳动法和劳动法律关系、有关国际劳工公约 |
★ |
★ |
掌握:劳动法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制度; |
分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
辨别: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及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 |
第十二章 就业与职业培训 |
理解: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 |
★★ |
掌握:国家有关促进就业、公平就业与就业援助、失业管理与职业培训、职业中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涉外就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 |
运用:处理就业与职业培训相关问题。 |
第十三章 招用人员 |
理解:法定用工形式、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
★★ |
★★ |
掌握:国家有关招聘、就业登记、录用、职工名册及劳动合同订立、参加社会保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 |
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招用人员管理。 |
第十四章 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 |
理解:工作时间、工资、职工福利; |
★★ |
★★ |
掌握:国家有关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及工资支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职工福利、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工作场所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 |
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