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来讲,证书一直是证明自身能力的一大标准,多少财务为了考一张证书废寝忘食,有的财务甚至辞去了工作,全职备考,比如在很多图书馆里,工作日也挤满了备考CPA的财务。
但证书有易有难,不是所有的证书都像CPA一样很难考。比如初级会计职称,肯定没有人会全职备考这张证书。相对于初级来说,CMA是含金量更高的证书,那么它需要全职备考吗?
职备考这张证书。相对于初级来说,CMA是含金量更高的证书,那么它需要全职备考吗?
首先,从时间和考试次数来说,就算是急需要拿到CMA这张证书,也没有必要全职备考。
CMA证书一年有三次考试机会,分别是4月,7月和11月,不仅仅考试的机会多,分布也很均匀,不需要像CPA或者中级那样,必须辞职来挤出时间,不然就得等第二年了。CMA证书如果在这个考期没有复习好,可以等下个考期。
而且报名了考试,但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够好,还需要时间的话,CMA提供有免费的延期服务,可以免费把考试时间延期到下个考试季,不需要再次缴纳考试费用。
还有一点,CMA分P1,P2两科,每次可选择报1科或者2科,不需要像初级职称一样,在同一次考试里同时通过两门科目才算合格。所以对于不同基础的同学来说,就可以规划先考P1还是先考P2,把时间利用化。
比如某位同学的预算管理、成本会计的知识基础比较好,那么就可以先选择考P1,在学习P1的同时如果有空余的时间就可以学习P2,考完P1后剩下的3、4个月时间就足够用来考P2了。
总体来说,CMA的考试次数和考试的时间对考生来说比较友好的,只要合理搭配,在时间上是够用的,完全不用全职备考。
可能有的同学会担心CMA的难度,认为自己的基础或者是学习能力不够,没法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考下CMA,如果战线一旦拉长,那么就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
首先,综合来说,业界对于CMA难度的评价是,比初级会计职称难,但比中级会计职称要简单一些,当然如果是会计准则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可能中级的难度还要比CMA更简单一些。
作为一张财务行业的证书,CMA的知识体系是比较广泛的,涉及到财务、战略、内控、投资等多个维度的知识,反而没有多少会计准则的内容,其中财务知识占大概50%到60%左右,CMA的学习方式和其它的会计类证书不太一样,像CPA和中级职称中的经济法、税法、会计实务等章节都是需要大量地记忆,而CMA采取的是案例结合知识点,培养财务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死记硬背的方法并不适合CMA证书,也给CMA考生减轻了很多记忆上的压力。
这些章节都是不需要多少会计基础就能学习,只要你有基础的逻辑思考能力,学起来不会很吃力,本身CMA证书不是考察你掌握多少财会知识,而是培养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其中,对没有会计基础的人来说,至难学的是P1的第一章节外部财务报告决策,这里面涉及到会计分录以及账务处理相关的内容。
但也不要害怕,这一章节只占到总分数的15%左右,且会计分录相对来说是比较死板的东西,可以靠记忆来做这一章节的题目。
P2的财务报表分析,对没有会计基础的人来说,也有一些难度,这其中涉及到不少财务报表指标,比如流动比率,速冻比率,资产负债率等等,需要去学习一些会计的基础知识,来理解这些指标。不过这些基础的知识算是会计学科里至基础的知识了,只要花上几个小时就行,不难掌握。
其它的章节,比如预算,成本,内控,这些章节都是不需要多少会计基础就能学习,只要你有基础的逻辑思考能力,学起来不会很吃力,本身CMA证书不是考察你掌握多少财会知识,而是培养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边工作边考CMA能行吗,
需要考多久?
首先对于大部分工作党来说,工作日能够全身心用来学习的时间不多,大部分人回到家,能用来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估计大概一两个小时。
周末的时间虽然很多,但经过了5天的工作后,需要拿出时间来休息,用来学习的时间可能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大概在3,4个小时左右。
这样算下来,如果每天都能执行这样的学习节奏,3个月能拿出来学习的时间在30个小时左右,但实际的时间肯定是要打一些折扣的。所以对于在职考生来说,不想拉长战线,至好是参加专业的课程培养,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所用的时间。
根据正保所统计的数据,参加正保培训的学员,通过的时间区间大多在6个月到12个月,其中不乏有一些基础特别好的学员3个月就能通过双科。
总之,边工作边考CMA肯定是可行的,至好是参加课程,得到专业讲师的培训,不仅仅可以快速通过考试,更能学到行业大咖的经验。
了解详情15800元/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