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级经济师 > 复习指导 > 复习资料 > 工商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普通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2020-03-31

希望你能通过每天的一点进步,最终成功拿下初级经济师证书,以下是今天有关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中的知识点,快快来练习吧!

【知识点】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一)分工、专业化与协作

1.概念

(1)分工:生产过程之中的劳动分工,即不同的劳动者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

(2)专业化:一个人或一个单位长期从事某种专项性的工作;

(3)协作:由于实施分工后各个“片断”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对整个生产过程上的若干“片断”进行整合是必要的。

2.分类(重点)

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专业化形态的第一种是部门专业化;第二种是产品专业化,即以完整的最终产品为对象的专业化;第三种是零部件专业化;第四种是工艺专业化,即专门进行产品或零部件加工和操作的专业化;第五种是生产服务专业化,即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但又为生产过程服务的那些职能的专业化(工艺装备准备、维修、运输等生产后勤服务)。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新特点:

(1)分工和专业化扩展到国际范围,在以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内,横向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2)出现了新型的专业化形式,即企业业务或职能的专业化,“业务外包”正在成为新的分工潮流;

(3)在制造业高级化的过程中,以机器为核心的“机械专业化”正在被以人为核心的“灵活专业化”所取代,出现了新型的“灵捷制造方式”;

(4)在分工深化的同时,协作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了,建立在精密分工基础上的紧密协作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二)分工协作与生产效率

1.企业内部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技巧获得提高。

(2)分工能减少劳动转换时间。

(3)分工促进了先进劳动工具和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4)分工便于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从而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优势,并相互协调,提高生产效率。

2.分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益。

(1)企业的专业化经营可以使各企业专门生产一种(或系列)产品和服务,从而可以使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以便赢得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改进技术、节约原材料和提高生产效率。

(2)市场通过价格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使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产出,并在竞争中达到社会各产品生产的最佳比例。

希望你能通过每天的一点进步,最终成功拿下初级经济师证书!想要查看更多更全面的相关知识内容吗?购买初级经济师的相关课程就可以享受到了哦~你还不赶紧来了解一下吗>>

小编推荐:

2020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汇总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热销好课

2025年中级经济师辅导课程-AI题刷刷

AI题刷刷(含机考题库)

闯关+大数据推题

了解详情60元/科

中级经济师新课试听

中级经济师-张宁老师新课试听

关注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经济师

截图保存到相册

微信识别二维码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客服 首页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