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从业资格 > 复习指导 > 备考经验 > 风险管理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第二章第一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十五

普通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2014-04-14

  正保会计网校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充分备考,整理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梦想成真!

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

  常见的定性描述有:达到或超过目标信用级别、确保资本充足、对压力事件保持较低的风险暴露、维持现有的红利水平、满足监管要求和期望等。定量指标通常包括资本类指标、收益类指标、风险类指标及零容忍度类指标。资本类指标反映银行希望维持偿付能力、维持持续经营能力的资本水平,主要有: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等;收益类指标反映银行收益水平,主要有:收益波动、经风险调整后收益、每股收益增长率等;风险类指标一般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各类型风险指标,反映银行对不同风险可以接受的水平或程度;零容忍度类指标反映了银行对某些经营活动范围或风险类型的接受程度为零。

  风险偏好指标选取需要体现全面性和重要性。全面性是指指标设置要反映银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并覆盖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重要性是指风险偏好重在明确需长期坚持的重要目标、方向,重点突出核心指标、关键指标。

  风险偏好指标值的确定要体现稳定性和合规性原则。一是稳定性原则。风险偏好指标是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关键核心指标,指标值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频繁调整,以保证银行业务的平稳发展。二是合规性原则。银行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中,监管机构对银行有明确的监管要求,风险偏好至少不能突破监管机构的要求,因此在风险偏好指标取值方面,银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监管标准作为目标值的下限或上限。

  建立有效的风险偏好框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大型商业银行基本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风险偏好进行了阐述,但由于受限于数据支持、计量模型的不足,各行主要是借鉴监管要求,设定一些整体层面、综合性较强的指标,具体指标值的设定一般以最低监管要求为基础,参考同业水平设定。此外,将风险偏好分解落实到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对于大部分商业银行也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从国际商业银行建设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协会的调研报告显示仅26%的机构将风险偏好真正落实到业务条线,37%的机构能将风险偏好与日常决策相联系。

  相关链接: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汇总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章节练习题汇总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销好课

银行初级-机考模拟系统

银行初级-机考模拟系统

熟悉考场 拒绝意外

了解详情260元/科

关注公众号

正保金融大讲堂公众号

截图保存到相册

微信识别二维码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有奖原创征稿
客服 首页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