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心里有个梦
下边是我的提问和老师的回答:
提问内容】
--------------------------------------------------------------------------------
按照理论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不难,可是实际情况由于千差万别,难以把握,例如可能提前报废,举例如下:某固定资产30万,无残值,会计折旧年限为3年,年折旧额10万,税法折旧年限为6年,年折旧额5万。前3年每年的会计利润均为100万,后3年均为110万,所得税率25%。则第一年会计分录为(假定无其他调整事项)
DR:当期所得税费用 105*.25=26.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5*.25=1.25
CR:递延所得税费用 5*.25=1.25
应交税费 105*.25=26.25
第二年的分录应该同上,第4年开始转回。但是如果第二年末报废,那么存在2个问题:1、年末固定资产由于报废清理不存在,是否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均为0?2、按会计报废后的净残值为10万,而税法为20万,存在年末会计按10万元的营业外收入计算所得税,那岂不是少计了所得税?
我的理解:1、资产负债表日,尽管资产已报废无论在税法还是会计上都已经不存在,但是不能将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均确认为0,而应该在第3年再将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均确认为0。2、无论何时报废,只要是在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之前报废,计税基础应把报废时少确认的营业外收入计入,即第2年的账面价值应该为0,计税基础为10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万。第3年资产负债表日,账面及计税基础均为零,递延所得税资产为零,则作分录转回
DR:递延所得税费用3.75
CR:递延所得税资产3.75
无论是税法还是会计,报废当年产生的会计上的营业外收支均在当年交税,不存在递延的问题了。
老师,请问我的理解对吗?实务是否这样操作?
【教师54回答】【教师138审核】
--------------------------------------------------------------------------------
1:第一年的处理是错误的:
借:所得税费用 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25
2:无论是税法还是会计,报废当年产生的会计上的营业外收支均在当年交税,不存在递延的问题。所以无论报废的时候再卖多少钱,根本是不存在递延的问题。存在的差异是折旧上的差异。
3:既然已经报废,会计上和税法上的账面价值都是零了,当然也就不存在差异了,应该将之前的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
以后有会计问题,请您到会计答疑板提问,那里有专业的会计老师为您答复,谢谢您的合作!
16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提问内容】
--------------------------------------------------------------------------------
按照理论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不难,可是实际情况由于千差万别,难以把握,例如可能提前报废,举例如下:某固定资产30万,无残值,会计折旧年限为3年,年折旧额10万,税法折旧年限为6年,年折旧额5万。前3年每年的会计利润均为100万,后3年均为110万,所得税率25%。则第一年会计分录为(假定无其他调整事项)
DR:当期所得税费用 105*.25=26.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5*.25=1.25
CR:递延所得税费用 5*.25=1.25
应交税费 105*.25=26.25
第二年的分录应该同上,第4年开始转回。但是如果第二年末报废,那么存在2个问题:1、年末固定资产由于报废清理不存在,是否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均为0?2、按会计报废后的净残值为10万,而税法为20万,存在年末会计按10万元的营业外收入计算所得税,那岂不是少计了所得税?
我的理解:1、资产负债表日,尽管资产已报废无论在税法还是会计上都已经不存在,但是不能将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均确认为0,而应该在第3年再将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均确认为0。2、无论何时报废,只要是在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之前报废,计税基础应把报废时少确认的营业外收入计入,即第2年的账面价值应该为0,计税基础为10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万。第3年资产负债表日,账面及计税基础均为零,递延所得税资产为零,则作分录转回
DR:递延所得税费用3.75
CR:递延所得税资产3.75
无论是税法还是会计,报废当年产生的会计上的营业外收支均在当年交税,不存在递延的问题了。
老师,请问我的理解对吗?实务是否这样操作?
【教师54回答】【教师138审核】
--------------------------------------------------------------------------------
1:第一年的处理是错误的:
借:所得税费用 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25
2:无论是税法还是会计,报废当年产生的会计上的营业外收支均在当年交税,不存在递延的问题。所以无论报废的时候再卖多少钱,根本是不存在递延的问题。存在的差异是折旧上的差异。
3:既然已经报废,会计上和税法上的账面价值都是零了,当然也就不存在差异了,应该将之前的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
以后有会计问题,请您到会计答疑板提问,那里有专业的会计老师为您答复,谢谢您的合作!
16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