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卷毛虎
行政主体
一、 依行有行政权力(排除了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党委),以自已的名义行使行政权(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受托的组织不是行政主体,他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而不能以自已的名义实施),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二、 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固有职权和授予职权)
1、特征 公益性(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
优益性(优先权和受益权)不属于行政职权,可以被行政主体抛弃 职务上的优益条件体现为行政的优先权―――行政权同组织和个人权利在同一领域时,行政权有优先行使和实现的效力,包括先行处置权(行政主体在紧急条件下,可不受程序规定的制约,t先行处置)、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从事公务时,为实现行政目的,有法律依据 行政受益权
支配性
不可自由处分性
2、行政立法(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及其所在地市政府,较大市政府、特区)、行政决策、行政决定、行政许可 、行政命令权、行政执行权、行政监督检查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司法权(准――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裁决、复议不含 行政诉讼)
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了解)
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其含义:
1.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
2.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3.行政机关是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设置的。
三、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
(一)中央行政机关
国务院 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行政主体
国务院组成部门 如外交部、国防部、铁道部、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 行政主体
国务院直属机构 如:海关总属、税务总局、环保总局、技术监督局等 行政主体
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如文化部管理的国家文物局、人事部管理的国家外国专家局等 行政主体
国务院办事机构 外事办、侨务办、港澳办、法制办、国务院研究室等 不是行政主体
(二)地方行政机关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包括: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
以上机关均是行政主体。
四、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行政主体)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在行政复议中可以作为被申请人、在行政诉讼中可以作为被告)
(一)行政机构
①内部机构;②派出机构;③临时机构。
派出机构与派出机关的区别:设立机关不同;职权不同;主体资格不同。
派出机关 派出机构
设立机关不同 某级政府设立 政府的工作部门设立
行使职权不同 行使一般行政职权 只行使某方面的行政职权
种类多少不同 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科技开发区管委会 如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等
法律地位不同 行政主体(职权行政主体) 一般情况下不是行政主体,只有法律、法规授权时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授权行政主体)
企业组织(铁路、邮电)、事业单位(高校授学位)、社会团体(消协)、其他组织
五、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在委托范围内行使职权)
注意:行政机关的专有职权不能委托。如行政立法权、涉及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或吊销营业执照、税务机关征税的职权等不能委托。 受委托的组织行使职权是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而非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发生的法律责任也是由委托机关承担。
六、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区别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权力来源不同 行政机关的委托 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
行使行政权的方式不同 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必须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的行使行政权
法律地位和行为后果不同 不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中,不可以作为被告和被申请人 属于行政主体,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中,可以作为被告和被申请人
16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一、 依行有行政权力(排除了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党委),以自已的名义行使行政权(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受托的组织不是行政主体,他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而不能以自已的名义实施),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二、 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固有职权和授予职权)
1、特征 公益性(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
优益性(优先权和受益权)不属于行政职权,可以被行政主体抛弃 职务上的优益条件体现为行政的优先权―――行政权同组织和个人权利在同一领域时,行政权有优先行使和实现的效力,包括先行处置权(行政主体在紧急条件下,可不受程序规定的制约,t先行处置)、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从事公务时,为实现行政目的,有法律依据 行政受益权
支配性
不可自由处分性
2、行政立法(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及其所在地市政府,较大市政府、特区)、行政决策、行政决定、行政许可 、行政命令权、行政执行权、行政监督检查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司法权(准――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裁决、复议不含 行政诉讼)
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了解)
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其含义:
1.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
2.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3.行政机关是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设置的。
三、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
(一)中央行政机关
国务院 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行政主体
国务院组成部门 如外交部、国防部、铁道部、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 行政主体
国务院直属机构 如:海关总属、税务总局、环保总局、技术监督局等 行政主体
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如文化部管理的国家文物局、人事部管理的国家外国专家局等 行政主体
国务院办事机构 外事办、侨务办、港澳办、法制办、国务院研究室等 不是行政主体
(二)地方行政机关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包括: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
以上机关均是行政主体。
四、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行政主体)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在行政复议中可以作为被申请人、在行政诉讼中可以作为被告)
(一)行政机构
①内部机构;②派出机构;③临时机构。
派出机构与派出机关的区别:设立机关不同;职权不同;主体资格不同。
派出机关 派出机构
设立机关不同 某级政府设立 政府的工作部门设立
行使职权不同 行使一般行政职权 只行使某方面的行政职权
种类多少不同 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科技开发区管委会 如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等
法律地位不同 行政主体(职权行政主体) 一般情况下不是行政主体,只有法律、法规授权时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授权行政主体)
企业组织(铁路、邮电)、事业单位(高校授学位)、社会团体(消协)、其他组织
五、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在委托范围内行使职权)
注意:行政机关的专有职权不能委托。如行政立法权、涉及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或吊销营业执照、税务机关征税的职权等不能委托。 受委托的组织行使职权是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而非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发生的法律责任也是由委托机关承担。
六、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区别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权力来源不同 行政机关的委托 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
行使行政权的方式不同 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必须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的行使行政权
法律地位和行为后果不同 不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中,不可以作为被告和被申请人 属于行政主体,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中,可以作为被告和被申请人
16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