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可能计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计入当期利润。
2、答案:B
  解析: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40-(60-16-8)}-2=2万元
3、答案:A
  解析:应冲减工程成本
4、答案:B
  解析: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差错更正》处理。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5、答案:A
  解析:(1)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该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足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规定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2)企业不应当就未来经营亏损确认预计负债。
6、答案:C
  解析: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的金额=468000-4000-382200=81800(元)。
7、答案:B
  解析: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当期确认的合同总收入-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合同毛利=(合同收入-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800-600)×40%=80。
8、答案:A
  解析:受托方在商品销售后,按应收取的手续费确认收入。
9、答案:D
  解析:借款费用准则规定,如果某项固定资产的购建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超过3个月(含3个月),应当将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10、答案:A
  解析:2008年12月31日设备的账面价值=20-20÷5×2=12万元,计税基础=20-20×40%-(20-20×40%)×40%=7.2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12-7.2=4.8万元。
11、答案:D
  解析:“选项D”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选项A、B和C”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2、答案:D
  解析:以下两种情形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所定义的会计政策变更:(1)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因此,选项“A、B和C”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在下述两种情形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1)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2)变更会计政策以后,能够使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更为可靠、更为相关。因此,“选项D”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3、答案:B
  解析:调整事项的特点是:①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②对按资产负债表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选项B”符合调整事项的特点;“选项A和C”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选项D”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4、答案:B
  解析:应按实收资本入账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15、答案:C
  解析:应计入的项目是“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16、答案:D
  解析:事业基金余额=事业基金期初余额6500000元+本期事业结余50000元(500000+800000-400000-850000)+经营结余50000元(750000-550000-150000)-专用基金20000元=6580000元。

17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