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海原
第一章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为首级质量要求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为次级质量要求
第二章存货
1、 存货的初始计量要求采用成本法,所以在没提折旧以前,存货是按成本计量的。当存货存在减值迹象时,就提跌价准备,存货账面余额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就是账面价值。
2、 关于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和账面净值的区别:
对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对于企业的其他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如果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视同收回后销售处理,即计入成本
委托加工的存货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存货期末计量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原则,是一种单向的调整,即确认亏损不确认盈利。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公允价值模式是一种双向的调整,即确认亏损也确认盈利
*
【问题分析】直接出售存货
1.产品未减值
产品可变现净值
=产品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高于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材料可变现净值
=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产品成本+▲-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
=材料成本+▲
由此可见,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根据孰低原则,材料应按照成本计量。
2.产品减值
产品可变现净值
=产品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低于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材料可变现净值
=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产品成本-▲-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
=材料成本-▲
由此可见,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根据孰低原则,材料应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结论】期末存货计量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于加工后出售的存货也是适用的。
【提示】为了与教材保持一致,做题时对于加工后出售存货是否需要计提减值,需要注意先判断产品是否减值,然后,再决定应该按成本计量还是可变现净值计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
18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为首级质量要求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为次级质量要求
第二章存货
1、 存货的初始计量要求采用成本法,所以在没提折旧以前,存货是按成本计量的。当存货存在减值迹象时,就提跌价准备,存货账面余额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就是账面价值。
2、 关于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和账面净值的区别:
对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对于企业的其他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如果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视同收回后销售处理,即计入成本
委托加工的存货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存货期末计量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原则,是一种单向的调整,即确认亏损不确认盈利。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公允价值模式是一种双向的调整,即确认亏损也确认盈利
*
【问题分析】直接出售存货
1.产品未减值
产品可变现净值
=产品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高于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材料可变现净值
=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产品成本+▲-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
=材料成本+▲
由此可见,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根据孰低原则,材料应按照成本计量。
2.产品减值
产品可变现净值
=产品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低于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材料可变现净值
=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产品成本-▲-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
=材料成本-▲
由此可见,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根据孰低原则,材料应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结论】期末存货计量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于加工后出售的存货也是适用的。
【提示】为了与教材保持一致,做题时对于加工后出售存货是否需要计提减值,需要注意先判断产品是否减值,然后,再决定应该按成本计量还是可变现净值计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
18年前
暂无评论